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首先应用Meta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是否有助于提高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作出较客观、可信的评价,并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其次探讨了愈肝解毒汤对D-氨基半乳糖及四氯化碳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为中医治疗急性肝损伤提供真实、科学的依据。研究方法:关于Meta分析: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采用电子和手工检索的方法,全面收集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按照文献选择标准进行筛选;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集相关数据进行同质性检验及Meta-分析,并进行发表性偏倚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等。实验研究:选择愈肝解毒汤对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 D-GalN)及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大鼠进行干预,检测生化、免疫、病理、细胞通路等指标.研究愈肝解毒汤治疗肝损伤大鼠的机制。研究结果:1.经文献检索及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治疗肝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17篇,共1192例病人,17篇文献方法学质量均为C级。Meta分析显示对于治疗肝衰竭,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单纯西医综合治疗的对照组。2.愈肝解毒汤对D-氨基半乳糖及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均有治疗作用。愈肝解毒汤高、中剂量组能够使升高的转氨酶、胆红素降低,改善凝血功能,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调节血浆中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含量,使升高的促炎因子下降,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改善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缩小病变面积,减轻肝细胞病变程度。愈肝解毒汤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核因子NF-KB(nuclear factor-kappa B, NF-κB)信号通路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1.有中医干预的治疗组治疗肝衰竭临床有效率优于单纯西医综合治疗的对照组;但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研究方法等原因,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的确切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应设计更加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2.中、高剂量愈肝解毒汤显著减轻D-氨基半乳糖及四氯化碳所致大鼠的肝细胞损伤,降低血浆中转氨酶和总胆红素的含量,具有较好的保肝降酶作用。同时在病理方面,二者能显著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缩小病变的面积,减轻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并可调节一系列促炎细胞因子,通过调节机体炎症反应而起到保肝的作用。愈肝解毒汤低剂量组也有一定的保肝降酶作用,但其各指标结果之间差异较大,效果较难评价。3.愈肝解毒汤的高剂量组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核因子-KB信号转导通路也有一定的影响,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起到保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