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保险公司的综合经营逐步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在综合经营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将更为复杂多变,如何对资本进行有效的经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希望在此方面做一次有益的探讨。
资本经营是建立在公司的经营函数重新构建的基础之上的。基于价值的管理(VBM)应当成为我国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主流方向。资本经营正是通过投融资、资产重组和产权交易等手段,对资本实行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资本盈利最大化的经营活动。一个完善的资本经营系统至少包括四个子系统:(1)资本经营的风险管理系统;(2)先进的资本配置系统;(3)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4)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
良好的风险管理建构在三个支柱上,每一个支柱具有相同的重要性,这三个支柱是:政策、方法与基础建设。最佳实务政策必须符合公司的经营目标,也就是增加股东价值,追求风险调整后的最大报酬。在实务上,公司必须先决定经营业务所愿承受的最大风险,也就是所谓的风险容忍值,然后根据风险容忍值,制定各项风险限额以及相关的管理原则。当公司决定了最高指导原则后,还需要适当的方法来支持风险管理工作,包括风险的确认、衡量、监控与管理,整个风险管理流程必须从整合性的资产组合角度来衡量。风险衡量方法除了用来设定及监空交易部门的各项风险限额外,也要能用来调整损益,反映风险性资本的真正成本,以便公司能根据风险调整的资本回报对经营绩效进行考核。有了政策与方法亏,风险管理还需要有完备的基础建设才能实现。这些基础建设包括考虑了整体性风险的组织设计、受过适当训练的人员、专业知识、奖酬制度、与足以支持风险管理决策的信息系统。
保险集团要想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就要不断吸取自身及其他机构的经验和教训,对经营战略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实践表明,单纯地追求规模扩大,业务扩张,不仅不能很好地提高集团的竞争力,反而会削弱集团的盈利能力,严重时还会产生经营赤字。那么如何评价保险公司的资本配置绩效?经风险调整的业绩(RAPM)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国际间常用的RAPM指标有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报酬率(RAROC)、股东附加价值(SVA)、夏普指数(Sharpe Rati0)等。 纵观国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并抽象掉各种方法的技术细节,保险公司的资本配置方法主要有监管性风险资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VaR方法、破产卖权以及边际资本配置法。其中VaR法的应用最为广泛,其缺陷在于没有综合考虑业务多元化的范围经济,故其计算结果往往需增了集团的资本需求,降低了资本经营绩效。而边际资本配置方法则充分考虑保险公司的业务多元化效应,边际资本配置方法又分为M-P模型(宏观边际配置)和M-R模型(微观边际配置)。资本配置技术的应用是以相对发达的保险市场为前提,即便在发达的美国保险市场,资本配置技术的应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经历了不断演化的过程。虽然我国的保险市场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与国外成熟的保险市场相比,无论从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还是从保险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健全程度来看,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国外保险市场较为成熟的资本配置技术,在我国不可避免的受到制度条件的制约,而简单的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和技术,必将造成“江南为桔,江北为枳”的后果,并损害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一方面,我们应当加强资本配置的理论研究,并不断吸收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从而为我国的保险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保险市场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将国外相对较为成熟的资本配置技术应用到我国的保险实务当中,并以此促进我国保险市场高效、稳健地发展。
理论上,公司的实际可用资本CA与经济资本EC之间存在下述关系:
1、EC=CA
二者相等,说明公司在有效地控制业务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了资本回报的最大。这是一种最佳的状态。
2、ECCA(资本缺口)
公司为了追求高资本回报,承担了高风险的业务,而现有的资本水平不能涵盖这些风险,一旦发生非预期损失,公司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危险。
要改善资本缺口,一方面,可以通过内源和外源两种途径提高可用资本的绝对水平外,另一方面,优化业务结构,加强风险管理(从而有效地降低经济资本)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对于我国的保险公司来说,要想真正实现综合经营,如何建立多元化的资本持续补充机制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通常来说,资本持续补充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建立资本生成机制,增强资本实力;(2)建立资本组合机制,合理资本构成;(3)与投资者进行沟通协调,降低资本成本;(4)优化资产结构,减轻低内涵业务对资本的压力,等等。
本报告按照构成保险集团资本经营框架的四个主要的子系统,分章进行论述。并以此为基础,对太保集团如何构建自己的资本经营战略提出自己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