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生这个职业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治病救人的使命。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病情使人转危为安,这更加为医生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在科技不发达、医疗条件有限的年代,能够挽留生命、促使生命体状况些许好转即可被认定为好医生。可是随着经济的发达,社会转型发展,与一般科技引领的奇观相比,医学总显得不那么的完美,因此医生被拉下神坛。在媒介引领的神话面前,从“天价医药费”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暴力伤医”,层出不穷的涉医事件,将医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彻底颠覆,被推往“妖魔化”的境地。其实不论是天使也好,魔鬼也罢,这都不是一个真实的医生应有的形象。医疗纪录片是近年来产生的以医疗纪实为题材的新片种,它是经由记者在医院里24小时全天候的蹲点采访,以各类病人就医过程为主线,借助影视媒介的声画一体特征,经过后期的制作剪辑而形成的人文社会类纪录片。纪录片一改往日新闻报道所具有的叙事方式,借助镜头中的影像,病人、家属以及医生等人物的言行相貌一一呈现。影像的呈现更加形象与直观,表意也更加清晰与明确,能产生不言自明的效果。这对于缓解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还原一个本真的医生形象有着巨大作用。在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关于医生媒介形象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纸质或电视媒体类型中的研究,新闻虽然是基于现实的报道,追求真实客观性,但由于时效性的限制,片面的新闻报道对医生形象的塑造存在着失偏的现象。而医疗剧虽然传播力广,对于形象的塑造更显生动与直观,但是其艺术的虚构性,使得形象的呈现与现实存在偏差,而且形象塑造过于完美化,反而更显妖魔。而对于以纪实与艺术相结合的纪录片,一定程度上是对其他媒体形态下医生形象的纠偏,起到了追本溯源的作用。本文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以国内上映的,艺术影响力与传播效果最具代表性的三部纪录片为研究文本,分析三者呈现出的五种不同类型的医生形象;又借助叙事学的分析方式,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语言三方面分析纪录片是如何对医生形象进行建构的;最后通过横纵向度的对比研究,得出医疗纪录片有助于消除刻板印象,重塑医者形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