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慢性HBV感染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背部肝区俞穴与健康志愿者体表红外温度分组对照,以及红外温度与肝脏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探索慢性HBV感染者肝俞穴体表红外温度变化病理基础,为慢性HBV感染的俞穴诊断和针灸治疗取穴提供科学依据,对背俞穴反映相应脏腑病症的中医理论进行验证性研究。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共46例经知情同意后作为观察组,选取来自辽宁中医药大学的体检确定没有感染HBV的健康志愿者共44例作为对照组。应用ATIR-M301医用红外热成像仪,采集受试者胸部以及背部红外图像,并选取肝俞、筋缩、魂门、胆俞、胰俞、膻中作为测温点进行点测温,以与背部测温点裸露程度相同且温度较为稳定的膻中穴作为温度基准,计算每个测温点的相对温度(穴位温度/膻中穴温度)。所有受试者均使用GE 730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进行检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超声科医生检测,测量和记录第一肝门处门静脉分叉前1cm位置门静脉主干最大截面直径DPV(cm),血流速度VPV(cm/s),计算门静脉充血指数CI(门静脉充血指数CI计算公式为CI=л×(d/2)2/v)。以CI>0.08为门静脉高压判断标准,进行资料随机分层分组,分为慢乙肝组、门静脉高压组(高压组)。将健康组、慢乙肝组和高压组红外相对温度组间配对,对比邻近解剖部位经穴之间和双侧同名经穴间红外温度变化规律比较研究,探究不同健康状态下肝俞穴红外温度变化规律;通过对照组、观察组红外温度变化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相关性研究,探讨肝俞红外温度变化反映疾病的特异性。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均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根据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选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统计结果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双变量等级相关检验,相关系数为正数代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负数代表负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不同健康状态肝背俞穴区红外温度变化规律:双侧经穴红外温度表现为高压组>对照组>慢乙肝组,慢乙肝组与对照组红外相对温度组间对照,除魂门L外,肝俞等经穴均为P<0.05。高压组与对照组外相对温度组间对照,所有经穴均为P>0.05,高压组与慢乙肝组红外相对温度组间对照,所有经穴均为P<0.05。2.经穴红外温度与肝内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参数相关性分析:(1)对照组所有经穴与DPV、VPV和CI均不相关(P>0.05)。(2)实验组所有经穴与DPV不相关(P>0.05)。说明慢性HBV感染导致的门静脉内径扩张不是实验组经穴红外相对温度降低的直接因素。(3)右侧肝俞红外温度与VPV呈负相关(P<0.05),说明随着门静脉血流速度的降低,右侧肝俞红外温度呈升高趋势。(4)所有经穴红外温度与CI呈正相关(P<0.05),门静脉淤血程度与经穴的红外温度变化呈正相关,即随着肝硬化病理变化加剧,背部经穴的红外温度呈升高趋势。结论:1.肝俞穴是慢性HBV感染红外温度敏感经穴,其反映病症的病理基础为慢性HBV感染肝纤维化进程中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的肝脏温度变化,为慢性HBV感染的俞穴诊断和针灸治疗取穴提供科学依据。2.右侧肝俞穴红外温度与HBV感染患者肝脏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呈负相关,体现了背俞穴反映相应脏腑病症的机理──局部效应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