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甘子,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nanths)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的干燥成熟果实,首载于《新修本草》,为藏族习用药材。其味甘、酸、涩,性凉,归肺、脾、胃经;具有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清热生津、消食化积等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咳嗽、咽喉痛、白喉、烦热口干、消化不良、慢性肝炎、高血压病、肥胖等。余甘子是中医传统用药,同时在藏医、蒙医、埃及、波斯、北美等30余个国家或民族医药体系中均有悠久的应用历史。余甘子是药食两用药材。叶下珠属植物共有300余种,余甘子是其中唯一一种野生和栽培都供食用的植物。这些独特的特性与其化学成分有着某些特定的联系。前人研究表明,余甘子化学成分表现出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病毒、抗炎、降脂、保肝等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探究了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并对余甘子总提取物及其化学成分进行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评价。本文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以及重结晶法对余甘子总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共得到22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和化合物理化性质分析,鉴定了其中19个化合物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Y1)、异香草酸(Y2)、反式肉桂酸(Y3)、对羟基苯甲醛(Y4)、松柏醛(Y5)、槲皮素(Y6)、山柰酚-3-O-a-L-鼠李糖(Y7)、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庚基)酯(Y8)、柚皮素(Y9)、2-羟基-3-苯基丙酸甲酯(Y10)、1-(4’-甲氧基-4’-氧代丁基)-1H-吡咯-2,5-二羧酸(Y11)、对苯二酚(Y12)、杨梅素(Y13)、2,5-二羧基吡咯(Y14)、2-呋喃甲酸(Y15)、没食子酸甲酯(Y16)、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Y17)、原儿茶酸(Y18)、没食子酸(Y19)。上述化合物中,包括黄酮类化合物4个、酚酸类化合物7个、芳香酯类化合物5个、呋喃酸类化合物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2个。值得一提的是,Y11和Y14为首次从余甘子中发现的吡咯类生物碱,其中化合物Y1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Y1、Y2、Y4、Y5、Y8、Y10、Y12、Y13、Y14、Y15、Y17为首次从余甘子中分离得到。本文对中药余甘子总提物(EO)和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以及含量较高的各类化合物包括:新化合物(Y11),2,5-二羧基吡咯(Y14),槲皮素,没食子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没食子酸甲酯,以地塞米松(DXM)为阳性对照展开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评价。抗炎作用评价采用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IL-6、TNF-α、MCP-1在细胞上清液中的浓度,Griess法测定上清液中NO的浓度。结果表明上述化合物及总提物对炎症因子IL-6、TNF-α、MCP-1及NO的释放量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时,EO和吡咯类生物碱Y11及其类似化合物2,5-二羧基吡咯Y14均能显著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故进一步对Y11、Y14和EO展开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研究。抗炎实验及Western-Blot实验表明Y11、Y14和EO通过MAPKs途径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因子释放。随后用ORO法检测EO及Y11、Y14对ox-LDL诱导的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镜下观察到EO和Y11、Y14均能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且Y11浓度依赖性的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炎症及巨噬细胞泡沫化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上述实验结果提示余甘子总提取物及其吡咯类生物碱在一定程度上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抑制作用。化合物GK-1是从白果中分离得到的吲哚类生物碱,分离较困难,而且化学合成需要还原再氧化经济性不高。故本课题研究了 GbUGT717L酶催化合成GK-1。本文研究证实GbUGT717L酶可催化N吲哚3-乙酰天冬氨酸(IAA-Asp)与二磷酸尿苷葡糖(UDPG)反应生成葡萄糖苷GK-1。随后对N糖基转移酶GbUGT717L的催化能力展开了研究,以不同结构类型的43个化合物为底物,考察该酶对化合物的选择性。结果表明,GbUGT717L酶催化特异性较高,除能够催化吲哚乙酸和氨基酸的酰胺化产物(IAA-AA)与UDPG反应生成葡萄糖苷,还能催化氨基酸侧链甲酯化的底物与UDPG反应生成其他副产物,同时可催化3-甲基吲哚和邻位、间位烷基取代的苯胺与UDPG反应。其它IAA-Asp类似物,吲哚乙酸类化合物,吲哚类化合物,苯胺类化合物和核苷酸类化合物均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