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历程与经验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0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政党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长期团结合作过程中形成的,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形式,是协商民主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的运用和体现。在梳理政党协商民主发展历程基础上,总结优秀经验,继承优良传统,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这对于民主政治的深化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论文运用规范研究法对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历程与经验进行具体分析、逻辑论证;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中国政党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其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回顾与梳理,从而体现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论文首先对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历程与经验研究的框架结构。论文分四个部分对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历程与经验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本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等内容。第二部分: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科学内涵。本部分先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进行概念界定,分别从其概念提出、本质属性及其与政党协商民主的关系这三方面展开论述。之后,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两个角度阐释了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最后,从概念界定、主要特征入手详述了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主要内涵。第三部分: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历史进程。本部分梳理了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形成发展历史进程,把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形成、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以此来理清政党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四部分: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基本经验与启示。本部分是在考察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历史进程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其基本经验与启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以增进党内协商民主推动政党协商民主发展;共产党协助民主党派提升协商能力;推进政党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本文对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历程与经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理论观点、研究视角、文献资料使用等方面均有所创新。中国政党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长期团结合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长期而丰富的实践,但与此相比,其理论成果尚显薄弱。鉴于此,本文在借鉴其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对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基本经验与启示等方面的观点进行了丰富与拓展,如提出以增进党内协商民主推动政党协商民主发展、共产党协助民主党派提升协商能力的观点。同时,本文在文献资料使用中,除了使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共产党经典文献及人民政协文献等相关资料外,还综合借鉴和运用了政治学、党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并规范运用了国外相关学术著作和译著。
其他文献
在铁路企业会计核算中,上下级往来科目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会计科目,本文对该科目设置的必要性、概念、性质及具体的运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在水泥混凝土桥面板上直接铺装沥青混凝土是桥面铺装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研究的重心集中在铺装结构设计与铺装材料选择。在铺装层结构设计时,先分析桥梁结构力学特性,再分
人体微量元素中,锌含量占第二位,而眼中锌含量在人体中最高。视网膜脉络膜含400—500ppm;正常房水平均为0.3ppm,(0.359mg/ml);视神经100ppm;角膜和巩膜40—50ppm;晶体30ppm,
<正>由于中美电力工业发展进程及体制改革进度的不同,中美电力公司在具体经营方式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化。由于中美电力工业发展进程及体制改革进度的不同,中美电力公司在具体经
电视节目发展越来越快,新形势下电视综艺节目也有了更大变化,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综艺节目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位电视工作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展开
研究电动汽车操纵稳定性优化问题,电动汽车采用线控转向系统,可靠性差,成本高。为提高操纵稳定性和主动安全性,提出对设计的线控转向系统的实体结构进行适当简化,建立了电动
Web程序安全的首要威胁是SQL注入攻击,动态分析技术可有效防御此类攻击.提出面向用户意图的检测方法,在程序发布前预先定义Web程序期望的所有数据库操作,在运行时拦截提交至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各级政府为实现或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委托、招标等方式将原来由自身提供的公共服务转交给非政府组织履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这一个公共管理理念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hs-CRP、IL-6、IL-8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因神经根型颈椎病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根
文章就教师对教育知识的转化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师接受知识的意愿与动机、接受知识的能力、接受知识的可能性三个方面论述了影响教师对教育知识转化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