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收集15年来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候和用药的临床研究文献,期待从中发现并总结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证型和用药规律,并尝试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证治,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临床工作提供循证数据支持。方法:本课题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出近15年有关中医、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期刊文献。以[“系统性红斑狼疮”AND(“中医”OR“中西医”)]为检索规则,对1996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全部文献进行模糊检索,检得文献532篇,根据文献筛选标准,共有70篇文献被纳入研究。按照设定标准进行数据收集及规范化,形成Access数据仓库,使用Excel及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结果:纳入70篇文献,共290条、61种证候记录,证候规律表现以热毒炽盛、脾肾阳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虚内热为高频证候。证素15类,热、阴虚、气虚、毒、阳虚、血瘀、湿、气滞为疾病的八大证素。肝、脾、肾为主要累及的脏腑。治法18种,养阴、清热、化瘀、益气、解毒、凉血、温阳、利水为治疗本病的常用治法。涉及药物共258种、20大类、38小类,出现频次达3299次。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及利水渗湿药等为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类,聚类分析结果共得到4类、35味常用关系密切的药物。具体药物包括生地黄、牡丹皮、知母、白花蛇舌草、赤芍、青蒿、蚤休、黄柏、石膏、水牛角、紫草、金银花、黄芩、玄参、茯苓、泽泻、白术、山茱萸、甘草、黄芪、山药、麦冬、枸杞子、附子、墨旱莲、白芍、党参、熟地黄、女贞子、当归、红花、鸡血藤、益母草、丹参。结论:近15年来的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文献中并未在中医辨证论治上达成明确共识或形成统一标准,但仍有其相似性。热毒炽盛、脾肾阳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虚内热常见证候,瘀血症候常兼夹于上述5种证候当中。热毒、虚、瘀血是本病的关键病理因素,贯穿疾病各个阶段,常兼夹有水湿及气滞,病性多属虚实夹杂,主要累及肝、脾、肾三脏。治疗上,多以清热解毒、补虚、利水渗湿及活血化瘀等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