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的研究——基于重庆市的面板数据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_t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发展相关问题是近年来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生态文明建设”一词也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重点提出;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要依赖于城镇化发展的成果,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唇齿关系。依照城镇化发展的诺瑟姆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等理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势必与城镇周边的生态环境存在互动机制,生态环境的建设对城镇化的发展尤为重要,既要考虑到城镇化建设给经济以强大的推动力,还要考虑到当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在以生态环境为载体的前提下,如何继续保持城镇化发展的活力、动力和可持续性,这就涉及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问题。  城镇化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世界空前,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这是人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已有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结合重庆市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实际,紧紧抓住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这两大系统,将遵循人文规律的城镇化过程与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环境变化过程有机结合,立足重庆市五大主体功能区划分对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影响展开研究。具体而言,全文研究遵循如下思路:(1)解析基础概念;(2)分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揭示其作用原理,反映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反馈机制;(3)应用重庆市面板数据,具体分析重庆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特征;(4)对重庆市各区县的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数据进行整体分析,以区县为评价单元,对其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5)针对重庆市各区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情况的评价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本文结论如下:  (1)从2005~2012年,重庆市各区县的城镇化综合水平指数、生态环境综合水平指数总体呈现出上升的发展趋势,但个别区县的个别年份有城镇化发展回落现象,总体上波动较小,均呈现稳步发展态势,这表明重庆市近年来在城镇化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做出的努力和成效。  (2)从2005~2012年,重庆市各区县近8年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值介于0.379~0.500之间,处于拮抗阶段。“城市发展新区”稍微好于其他四个功能区。在推进城镇化发展中,加强生态建设,以此才能保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和谐前进。  (3)从2005~2012年,重庆市各区县总体上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但个别年份有回落现象,耦合协调度指数介于0.301~0.638之间,随年份变化而逐步跨过“轻度失调发展”转向“初级协调发展”,由“损益型发展”发展到“滞后型发展”。城镇化发展方面应加大力度,跟上生态环境的建设,以此提高协调水平,实现后起之秀。  (4)从空间维度看,区域空间差异明显。各个区县的城镇化综合水平评价指数、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指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评价指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数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这与各个区县的城镇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程息息相关,这说明各个区县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先天禀赋和后天改善的措施和力度各不相同,包括政策因素、自然因素、人为观念等因素均体现出空间差异性。  (5)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内部因素对整体的影响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至关作用,每一个局部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体的发展状态。因此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如何达到最优化的“耦合协调关系”状态,还需要政府、环保部门、国土部门等相关部门实行区域联动、分工合作,共同实现五大功能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双赢”。
其他文献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作为土地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耕地面积、促进用地节约,是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村民生和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发现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的研究较少,且落脚点多为整理模式研究,缺乏理论转实践的相关路径。基于此,确定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①从用地规模、用地结构、动态变化、布局模式4个方面,从浙江省整体、地级市单元2个尺度,分析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拥有独特的的人文与自然景观,以及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极具保存与保护价值。在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消失速度令人堪忧,保存状况也是好坏不一。随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等的转变,人们普遍涌入乡村体验自然风光,以乡村自然景色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乡村旅
现代教育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笔者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素质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在教学中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只有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注重教材的引入  教材的引入要主题明确,语言要言简意赅,富有启发性
在英语写作时,过分的去注意每一句话的语法和单词的拼写,而忽视了整篇文章前后句子的衔接,会让所写语篇断断续续,文章主题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也会模糊不清。在写作中经常按照中国人的表达方式与思维习惯去强行组成词句,会导致学生在写作中错误百出。那要怎样才能改变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这一问题,又如何去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呢?笔者觉得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课外阅读  只有见多识广,才能胸有成竹,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