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憩服务是一种复杂而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是人们从景观中获得的休闲乐趣。近二十年来,户外娱乐活动的空前化,多样化和混合化,既增加了游憩服务的需求,又使游憩服务的供应多样化,系统评价区域游憩服务并将其用于土地利用决策是引导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与其他类别的生态系统服务相比,对游憩服务的评估很少,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中对游憩服务的研究被认为是最困难和最不完善的任务之一。而对游憩服务评估的不足会导致生态系统评估和景观规划出现偏差,从而阻碍其纳入保护政策并威胁到社会与自然之间有意义的联系的建立。基于以上背景,全文致力于回答以下问题:(1)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游憩服务评估指标的使用情况?(2)如何结合研究区域的生态资源情况和管理现状构建的指标体系和测量方法体系?本文基于学术数据库中检索到的现有文献,对游憩服务评估指标进行了综述,获取游憩服务评估的指标列表,并以服务流的交付步骤为框架,构建了适用于游憩整体规划过程的结构化指标库,最后通过一个案例研究验证了其在景观和城市规划中的实用性。研究发现:1)游憩服务的认知存在多元性,存在从潜力到使用的梯度。本研究将其定义为游憩服务级联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将相关指标分为四类:游憩潜力、游憩需求、游憩可达性以及游憩使用。2)游憩服务级联上的指标数量存在很大差异。现有研究的指标更多集中在游憩潜力方面,在游憩需求、游憩使用以及游憩可达性上的相关研究与指标较少。研究发现在213个指标中,约三分之二的指标是评估游憩服务供给的潜力;游憩服务需求相关的指标仅占8%,尤其是可以与供应相匹配的信息。这表明当前对游憩服务的评估缺乏对游憩资源组成,服务和利益之间联系的了解。而对于游憩服务供给潜力的研究中,95个指标(65%)是对独特性游憩资源进行的评估,评价角度较多,指标比较分散,这说明即使对游憩服务供给的潜力进行评估,也还是将重点放在易于评估的类别上(例如保护区或水体的空间识别)。3)游憩服务指标多且重复性低。不同研究都在不断提出新的指标以及指标测度。游憩服务指标跨区域对比以及转移性尚未得到有效考虑与落实。4)以研究目标、可转移性以及可测量性为删选标准,本研究所建立的结构化指标库可以被用于实践。指标池为游憩服务的评估提供了广泛的指标集合,服务流可以为游憩指标分析带来结构,并提高对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之间联系的认识。这种共同的结构化指标库概述了可用指标,并支持确定合适的指标选择和映射方法,是支持游憩服务评估的合适工具。将游憩服务评价纳入景观和城市规划,进而在强化游憩发展的同时,有效权衡其他服务,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