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是我国解决农村小学系列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顺应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升我国基础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课程作为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重要载体与手段,其课程设置的科学是否,直接影响着小学全科教师的人才培养成效和质量。本文综合运用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本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比较典型的小学全科师范生培养课程设置的模式,分析了广西农村小学全科师范生培养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剖析课程设置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广西农村小学全科师范生培养课程设置优化的对策建议。本研究认为,课程设置应以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广西农村小学的现实需求、课程统整理论为依据。目前,国内外比较典型的课程设置模式主要有:重庆的“3+1型”模式、河南的“双线型”模式、湖南的“实践型”模式、香港的“跨学科型”模式、日本的“临床式”模式、芬兰的“研究型”模式、美国的“通识型”模式。对广西高校农村小学全科师范生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学分、课程模块、课程成效等进行分析,发现广西学全科师范生培养存在培养目标模糊,结构缺失标准化,内容缺乏实用性,课程设置“学科本位”取向明显等问题。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分科教学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课程制定者的专业素养存在差异,师资“储备量”不足,课程设置的评价标准缺失。优化广西小学全科师范生培养课程设置,重点在于合理定位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目标;坚持课内课外融通的原则;树立“融通式”的课程设置价值取向;建构综合型的教师队伍,保证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建立与完善课程设置的反馈机制;制定规范课程设置的政策。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在广西场域下对农村小学全科师范生培养课程设置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然而,由于该领域几乎无人探讨,能提供借鉴的材料较少。同时,由于广西地区培养小学全科师范生的高校较多,小学教师分配的学校也比较分散,没有办法收集所有的数据。今后,还要加强建构农村小学全科师范生课程体系建构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