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拍卖行业的迅速崛起,将拍卖理论应用于鲜活农产品方面的实践时代也随之而来。然而,鉴于鲜活农产品具有价值易逝性与质量可得性及异型易脆的特点,导致我国鲜活农产品拍卖大都举步维艰。拍后物流体系的交错繁复则更是增加了工人的工作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加了运营成本,降低了公司利润。于是,怎样提高分货效率(即如何在拍卖后将产品准确快速地分配给每个购买商),就上升为衡量客户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此,本文将重点关注影响分货效率的两个主要因素:位置分配方法和存储块大小。文中将对不同规则下的存储分配策略及存储块大小进行模拟,并将影响分货效率的相关指标加以改进,之后使用随机分配方法与最近空位分配方法,分析所得结果的差距是否是由总分货区数量所引起,从而判断买家的购买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此外,本文研究的数据均来自实际交易数据,能够在实验室进行仿真,且可通过典型鲜切花拍卖市场不断试验进行实证分析,进而验证结论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论文对农产品拍卖市场、位置分配问题及存储块大小设置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论述了现存文献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存在的不足。第二,论文对鲜活农产品拍卖市场位置分配的一般模型进行了描述,并在介绍了影响分货服务水平的相关指标后对其加以改进,以期得到更精准的结论。第三,论文讨论了鲜活农产品拍卖市场位置分配的相关策略,以KIEA为例介绍了位置分配问题,并做了不确定条件下的竞价流程描述,随后基于KIFA研究了基于费用规则与交易规则的位置分配算法。最后,针对不同规则下的存储分配策略及存储块大小进行模拟,对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研究存储块大小对服务水平的影响,并结合购买商及供应商的购买、种植特点,在统计分析后寻找规律,提出建议,最终给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