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回族国家认同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314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认同是所有主权国家,尤其是多民族国家致力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论题。在当前世界范围内民族问题频发、民族冲突不断的背景下,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兼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国家认同是建立在各个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基础之上的。作为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回族对国家的认同是非常鲜明和突出的,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研究视角的问题,国内对于回族以及其他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研究成果尚不十分丰富,仍留有充分的研究空间。   本文以历史学的方法,同时参借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试图对近代回族国家认同的特点、内容、产生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希望能以近代回族的国家认同为个案,探寻近现代条件下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群体实现国家认同的共性路径,以及构建多民族国家国家认同的趋向性原则。   论文分六章撰述。包括:绪论;第一章,近代回族国家认同的历史根基;第二章,近代回族国家认同的产生机制;第三章,近代回族的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第四章,近代回族的国家政治认同;第五章,近代回族的中华文化认同;第六章,近代回族国家认同的理论思考。   通过分析,文章认为,近代回族的国家认同是历史上已经形成的传统意义上属于君主王朝时代国家认同的现代化转型和升华之结果,它是由对中华民族身份的体认、对国家政权和法律体系的遵从和依靠,以及对中华文化现代化发展方向的认同所构成的综合认同体系。而促成近代回族国家认同现代化转型的主要因素有: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传入所提供的新型理论工具,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所唤发的民族觉醒意识。辛亥革命成功和中华民国建立,使得回族国家认同的对象发生了根本改变,同时“国民”身份的取得和“民主”、“平等”的政治意识的产生也使回族对国家认同的内涵产生根本变化;回族社会内部随历史潮流而生的新型社会团体和新式报刊媒介等现代因素在对回族的国家认同进行社会动员和观念传播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最后,文章认为:近现代民族国家的认同需要建立在地域、血统、宗教、文化等原生性纽带的基础之上,但又不可能单纯依靠原生性的民族情感来维系,而是需要一些更具现代性的时代因素来替代原生性的情感联系,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为:用制度和法律构建国家认同的新型纽带和用包容性原则构建中华民族文化价值。
其他文献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它记录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它是技能,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To effectively use elite genes on the long arm of rye chromosome 6(the 6RL arm) in wheat breeding programs,precise and fast identification of 6RL chromatin in w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是指当公司股东大会做出对股东利用产生重大影响的决策时,对此决议持反对意见的股东有权要求公司以公平价格回购其所持有的股份,从而得以退出公司的权
高效率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最佳手段。  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模式的优势  1.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自主参与教学的平台,让学生实际学习时,积极自觉地投入到学习
从宋元时代福建泉州就居住着众多沿海路而来的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经过数百年后的今天,泉州穆斯林的后裔已然成为我国回族的一部分,他们如何认同自己的身份?自明代以来,陈埭丁
中共88岁生日前,多位省部级高官涉贪落马,包括中共天津市委常委皮黔生、深圳市长许宗衡、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浙江省纪委书记王华元以及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等。 Before
科尔沁沙地位于我国北方生态环境脆弱的农牧交错区。12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沙地治理的措施,使这里出现了绿进白退的可喜现象。但是,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道路上,仍
合唱作为声乐演唱形式中的一种,是以发声、气息和共鸣作为前提,但合唱强调音乐的共性,追求和谐均衡、协调一致且富有变化的和声美,导致合唱在歌唱发声与音色运用上、在艺术特
期刊
本文是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研究,通过这篇论文让大家了解精神损害赔偿的内容,在遇到精神损害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我国虽然在最近几年一直在不断的完善精神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