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卫生标准体系宣传贯彻模式研究是为了全面了解我国食品卫生行业从业人员接受培训教育的现状,以及培训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的工作情况,通过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影响食品卫生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创建新型卫生标准宣传贯彻模式,为我国食品安全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可参考的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样本采集,随机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国范围内25个项目地区的食品生产加工、经营、餐饮企业从业人员、监督机构的食品卫生监督员以及培训机构进行现况调查。结果:1.食品卫生行业中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从业人员占55.1%,工作年限为1~3年者占到了近三分之一,具有农村生活背景与城市生活背景的人员比例为1.54:1。2.目前,“单纯教师讲授”和“自学培训材料”占到所有培训方式的55.4%,仍有19.2%的从业人员从未领取过书面培训材料,28.7%的人培训后未被要求参加考试;认为目前使用的培训材料“与工作无关”的从业人员占37.7%,认为“培训时间过短”者占38.9%;希望采取“操作演示”和“观看录像与教师辅导相结合”者共占60.8%,希望培训频率为“每半年或1年组织一次”的企业负责人占86.4%。3.餐饮企业从业人员考核成绩显著低于食品经营和生产加工企业(P<0.001),后两者考核成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业人员的考核成绩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长呈梯次增加;20岁以下从业人员的考核成绩显著低于其它各年龄段(P<0.001),40~50年龄段考核成绩最高;随着工作年限增长,从业人员考核成绩明显提高;最近一次在半年到1年时间范围内参加培训的从业人员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其它各时间范围(P<0.001),最近1年内未参加过培训的从业人员考核成绩最差。4.针对卫生监督机构食品卫生监督员进行的考核正确回答率不及50%。5.各地培训机构的培训频率以每年1~2次/人为主,在培训学时、培训教材和培训形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结论:1.我国食品卫生行业一般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餐饮企业从业人员的情况尤甚;从业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具有农村生活背景者占大多数。2.目前的培训仍以教师讲授或自学为主;培训材料不足、实用性差、内容过多;培训时间过短,单调枯燥。3.企业类型、年龄、文化程度和工作年限是影响从业人员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4.卫生监督机构的食品卫生监督员对于食品卫生基础知识和卫生标准的掌握水平有待提高。5.培训机构的培训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