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Meta分析,探索儿童抽动障碍(TD)的变态反应性危险因素。2.观察变应性鼻炎(AR)与儿童TD临床特征、症状严重程度、中医证候等的关系。3.观察基于“治未病”理论,以健脾止痉汤加羌活、川芎、防风治疗AR相关的儿童TD脾虚肝亢证的临床有效性。方法1.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及Pub Med、Embase数据库,收集涉及TD变态反应性危险因素的文献。依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提取文献数据,采用渥太华-纽卡尔斯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5.3对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2.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3~14岁TD患儿,对存在AR病史的TD患儿与无AR病史的TD患儿分别进行耶鲁综合严重程度量表(YGT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证候分级量化积分表的评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3.采用前瞻性同期对照的研究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3~14岁脾虚肝亢型TD伴AR病史患儿,观察组予健脾止痉汤加羌活、川芎、防风治疗,对照组予健脾止痉汤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用药前、用药4周、6周、8周分别对两组儿童YGTSS、中医证候分级量化积分表等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评定;用药8周进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病情改善程度(CGI-I)评定。治疗结束后进行8周随访,以YGTSS判断抽动症状严重程度,观察因AR发作导致TD复发的患儿例数。结果1.Meta分析部分:共纳入文献11篇,筛查了变应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哮喘及变应性皮炎四个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变应性鼻炎共纳入7项研究,OR=2.85,95%CI[2.62,3.09],p<0.00001;过敏性结膜炎共纳入4项研究,OR=4.12,95%CI[2.29,7.40],p<0.00001;哮喘共纳入5项研究,OR=2.41,95%CI[2.18,2.68],p<0.00001;变应性皮炎共纳入3项研究,OR=1.83,95%CI[1.43,2.35],p<0.00001。2.观察性研究部分:共纳入病例254例,其中存在AR病史患儿135例,占比53.1%。(1)在性别、发病年龄、抽动类型、病程上,存在AR病史的TD患儿与单纯TD患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短暂性抽动障碍(TTD)患儿后,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以鼻部抽动为首发抽动部位发生率上,存在AR病史的TD患儿高于单纯TD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叹气/喘大气抽动动作上,存在AR病史的TD患儿发生率低于单纯TD患儿发生率(p<0.05);在眨眼/挤眼/翻眼球,眉毛动,鼻子动,嘴动,头动,脖子动,耸肩,手/臂动,腹部紧张,腿/脚/脚趾动,身体动,咳嗽,喉部发声,吸鼻声,秽语,重复言语,吼叫抽动动作上,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YGTSS评分、抽动严重程度、CGI-S评分上,存在AR病史的TD患儿均高于单纯TD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TTD后,两组患儿抽动严重程度、CG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中医证候分布上,存在AR病史的TD患儿脾虚肝亢证占比最高,单纯TD患儿肝亢风动证占比最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TTD后,存在AR病史的TD患儿脾虚肝亢证占比最高,单纯TD患儿痰火扰神证占比最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性研究部分:两组最终各纳入患儿20例,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的性别、年龄、抽动严重程度基线可比(p>0.05)。(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疾病总疗效分布、中医证候疗效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TTD后,疾病总疗效分布、中医证候疗效分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YGTSS总评分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内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内两两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提示治疗过程中,两组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分组与时间交互作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用药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6周、8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评分;剔除TT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分组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观察组分数降低更明显。(3)在中医证候总评分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内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内两两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提示治疗过程中,两组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分组与时间交互作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用药4周、6周、8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TT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用药4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4)治疗周期内,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5)在随访8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因AR发作导致TD复发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经Meta分析显示,变应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哮喘、变应性皮炎是儿童TD的变态反应性危险因素。2.观察性研究显示,一半以上TD患儿存在AR病史;AR不影响TD的性别、发病年龄、病程、抽动类型,但有增加总体TD病情严重程度的趋势;TD患儿首发抽动症状均以面部为主,且存在AR病史的TD患儿鼻部抽动发生率更高;存在AR病史的TD患儿中医证候以脾虚肝亢证为主,单纯TD患儿以肝亢风动证为主,单纯慢性抽动障碍(CTD)和图雷特综合征(TS)患儿以痰火扰神证为主。3.干预性研究提示,基于“治未病”理论,以健脾止痉汤加羌活、川芎、防风治疗AR相关的儿童TD脾虚肝亢证具有防治疗效及优势,中药治疗TD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