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限制语这一概念由逻辑学及语义学发展到语篇研究,此后又在语用学领域得到进一步发展。模糊限制语作为一个语言学的概念颇受关注。关于模糊限制语现象的研究已在一系列领域展开如逻辑学、语义学、语用学及语篇研究。在不同领域中模糊限制语所指的概念是不同的。语用学中的模糊限制语一般是指一种语篇策略,旨在特定语境中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如礼貌需要,削弱语气或表达含糊等。模糊限制语在口语语篇中的作用在80年代初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它在学术语篇中的重要性却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或许是因为以被动语态及非人称表达为特征的学术语篇通常被认为是高度客观化、非人称化的产物。但实际上,学术语篇也和其他语篇一样是说服性的、互动性的。学术语篇的作者试图说服读者关于命题的有效性。在学术语篇中模糊限制语能起到帮助作者谨慎地陈述命题并带动读者参与对话的作用。自然科学类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已经得到广泛研究,然而在社会科学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作用却鲜为关注。因此,本研究选取了20篇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作为语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这20篇论文分别来自4种国际上应用语言学领域的权威刊物:《应用语言学》、《语篇研究》、《语言学习》以及《语用学期刊》。在评析前人的模糊限制语研究模式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模糊限制语的双功能模式并由此提出了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分类包括了认知型动词、认知型情态动词、认知型形容词、副词以及名词、基于语篇的模糊限制语和其他形式的模糊限制语。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了模糊限制语在数量上的显著性。从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看,认知型动词在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最高,这一类别的模糊限制语能起到缓和作用。从模糊限制语在学术论文四个组成部分的分布看,讨论部分分布最多,而方法部分分布最少。此种分布情况与和它们各自在修辞上的作用有关。本论文对自然科学类语篇和社会科学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进行了对比,发现涉及命题不确定性的认知型动词和认知型情态动词在社会科学类语篇中的使用较自然科学类语篇多;涉及命题准确性的认知型形容词和副词在社会科学类语篇中的使用较自然科学类语篇少。定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了模糊限制语在社会科学类语篇中起到了实现认知功能和人际功能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笔者希望本研究能有助于提高中国学生的模糊限制语意识以及他们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