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轧带钢电解清洗是一个多参数综合作用的过程。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基本局限于单因素的定性或是半定量分析,实际工况中主要依靠试验和经验控制工艺参数的调节。冷轧带钢电解清洗工艺的计算机模拟研究,对研究冷轧带钢电解清洗过程以及合理制定清洗工艺参数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实际工业生产中冷轧带钢电解清洗的实际过程为基础,采用实验结合系统建模的方法,研究了冷轧后带钢表面残污物的电解清洗机理、电解清洗工艺参数对清洗效果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主要包括电解液温度、浓度对电解清洗液乳化皂化的影响;电导率和电解液温度、浓度的关系;电解液温度、浓度等工艺参数对电极极化电位的影响以及极化电位对电解清洗效果的影响等。其次完成了冷轧带钢电解清洗软件的开发。在冷轧带钢电解清洗的数值模拟过程中,主要利用了如下理论依据:带钢在电解清洗的作用下阴极产生H2,阳极产生O2。设定气泡半径为r,带钢表面污物均匀分布,其厚度为d,并且在气泡产生的t1过程中表面污物的厚度保持不变,一个气泡能够带走体积为4πr2d的表面污物。并以法拉第定律为基础,辅以乳化皂化实验结论以及电流效率的影响,初步建立了冷轧后带钢表面电解清洗的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将MATLAB的程序编译为VC++能识别的代码嵌入VC++环境,利用Matlab和VC++混合编程开发出了电解清洗仿真程序。研究表明:升高电解液温度和增加电解液浓度,可以增强电解液的乳化皂化作用,可以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从而有利于电解清洗;电极极化作用虽然可以降低表面张力,有利于电解清洗,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可以忽略:带钢电解清洗仿真程序实现了对高速运行带钢工况下,电流密度、清洗温度、电解液浓度(碱度)、清洗时间、极板间距等工艺对电解清洗效果作用的模拟计算。将开发程序的模型计算结果与电解清洗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吻合度良好。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对电解清洗工艺的制定、电解清洗设备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