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病历回顾性调查分析,获得PLC病人的一般资料和中医四诊资料,初步建立PLC中医证候信息数据库;分析中医症候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收集湖北省中医院2004.6-2009.12月798例原发性肝癌的病历资料,详细记录其一般项目、主症、伴随症、舌象、脉象及体征、入院时的实验室检查、中医病名、中医证型、临床分期、并发症、病因、死亡的病人生存时间等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方法包括:1.计数资料计算其频数及构成比,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2.计量资料计算均数及标准差,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齐时用LSD法两两比较,不齐时用Games Howell法。3.采用生存分析计算生存率、生存时间,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证型病人之间生存时间。结果:共收集住院病历823份,其中有效798份,重复189人次,实际病人609人,临床分期主要为中晚期患者,Ⅱa以上的患者占95.6%。经调查统计后确定的中医病名有肝积、肝癌、鼓胀、黄疸、血证、胁痛、虚劳、腹泻、积证9种,其中以肝积最多,占42.1%。本研究中以气滞血瘀证型占的比例最高,达50%,其次为肝郁脾虚,占21.1%。主诉以肝区隐痛、腹胀最多,两项占46.5%。体征上以肝脏肿大及肝区肿块、腹水征最为多见,分别占39.5%及37.7%。舌质以淡红舌最多,占41.2%,舌苔以薄白最多,占33.3%,脉象以弦脉最多,占56.1%。并发症以感染和腹水最为多见,分别占51%及28.9%。发病原因中,有650人次的病人与肝炎相关,占81.45%,其中644人次与乙肝相关,占80.70%。在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证型分布特点上,以气滞血瘀和肝郁脾虚最多,占71.74%。甲胎蛋白(AFP)总平均值为30333.3751ng/ml,血清白蛋白(ALB)总平均值为32.6663g/l,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平均值为64.6313mmol/1,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为63.5012%,中性粒细胞比例(NEU%)为73.6280%,与正常水平相比较,P值均为0.000,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证型间AFP水平、ALB水平、TBIL水平、PTA水平、肌酐(Cr)水平、NEU%水平不同,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死亡病人140人,从确诊到死亡的时间分布范围为0.5月到60月(五年)。平均生存时间为7.5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0月,75%的病人死于确诊后6个月,90%的病人死于确诊后12月(一年).5年生存率为5%。经Kaplan-Meier法分析后显示,不同证型病人间生存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0,以脾虚水停证病人平均生存时间最短(0.5月),以脾不统血证病人平均生存时间最长(21.3月)。结论1.本研究中,肝癌的男女发病率之比为6.6:1,比临床报道的2-5:1要高。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主,与文献报道相近。有80.7%的肝癌病人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与文献报道一致,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原发性肝癌的病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证型分布特点上,以气滞血瘀和肝郁脾虚为主,情志因素在肝癌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3.湿热内蕴证、脾虚水停证、痰瘀互结证、脾不统血证、肝肾阴虚证病人的肝功能,凝血功能,肾功能均较差。气滞血瘀证和肝郁脾虚证病人的肝功能、凝血功能以及肾功能相对较好。4.住院期间死亡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5%,与临床报道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