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描述脑卒中患者主要居家照顾者的负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检测以增强照顾者应对资源为重点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减轻脑卒中患者主要居家照顾者负荷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问卷、脑卒中患者功能独立性量表(FIM)、照顾者一般资料问卷、照顾者需求问卷、BCOS量表、SRB、照顾知识问卷、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作为主要研究工具,对上海市区五个社区中180例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居家照顾者进行照顾负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线调查。第二阶段,以Lazarus和Folkman的压力-评估-应对理论为指导,自第一阶段基线调查研究对象中筛选出符合干预研究入选条件并愿意继续参加研究的照顾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研究对象在一般资料和照顾相关资料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护理,干预组在接受常规社区护理的同时,给予以增强照顾者应对资源为重点的综合性护理干预,为期3个月,包括群体教育4次,照顾者交流会2次,家庭访视平均4~6次/研究对象,电话咨询平均3~4次/研究对象。以BCOS量表、照顾知识问卷、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脑卒中患者功能独立性量表作为主要评价工具,于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分别进行干预效果的评价。结果第一阶段基线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主要居家照顾者BCOS量表总均分为48.83±8.05,SRB的得分为70.67,两者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61(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者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家庭收入、慢性病情况、日均照顾时间、日均照顾项目、日均陪伴患者的时间、照顾动机、自我效能以及照顾对象功能独立性水平不同的照顾者,其照顾负荷有显著差异(P<0.05)。以BCOS总分为应变量,单因素分析及文献回顾显示对照顾者负荷有影响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在a=0.05的水平上,FIM分级、照顾者慢性病情况、日均照顾项目、家庭收入情况、共同照顾者数目和照顾者自我效能6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P<0.05),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β=0.353、-0.180、-0.164、-0.162、0.153和0.140。第二阶段干预研究结果: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干预组BCOS总分及身体负荷和社会负荷2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P<0.001)。多元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2个时间点,干预组照顾者负荷总分,身体负荷得分、社会负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心理负荷得分于干预后3个月高于对照组(P<0.001)。上述结果表明,干预后干预组照顾者总体负荷明显降低,尤以身体负荷和社会负荷的降低明显。②照顾者应对资源增强。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干预组照顾知识总分以及疾病知识、护理知识和康复知识3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P<0.01;P<0.05;P<0.001);干预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多元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2个时间点,干预组照顾者照顾知识总分以及疾病知识、护理知识和康复知识得分和社会支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多元方差分析和行平均分差法检验的结果显示,干预后2组研究对象FIM总分、躯体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得分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功能独立性分级的构成变化趋势图显示,干预后干预组脑卒中患者基本独立和有条件独立者逐渐增多,中、重度和极重度依赖者逐渐减少;对照组脑卒中患者重度、极重度依赖者逐渐增多,且出现了完全依赖的患者。结论脑卒中患者主要居家照顾者以患者的配偶为主,女性居多、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和经济状况较差。居家照顾脑卒中患者给其照顾者身体、心理、社会和经济各方面均带来较重的负荷。FIM分级、照顾者是否伴有慢性病、照顾者日均照顾项目、经济状况、共同照顾者数目和照顾者自我效能为影响照顾负荷的主要因素。以增强照顾者应对资源为重点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通过提高照顾者的照顾知识、社会支持水平和自我效能,以及改善脑卒中患者功能独立性水平,从而明显地减轻了脑卒中患者主要居家照顾者的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