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这种反映是概括的、间接的、有目的、能动的,是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思维能力是思维主体完成思维任务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思维活动效率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根据儿童青少年的思维发展规律来看,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更具理论性、辩证性和创造性,即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发展成为理论型抽象思维,能够运用理论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形成辩证思维,能够在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全面、灵活、联系、具体地认识事物,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从再造性和再现性形象思维向更高一级的创造性形象思维发展,能够通过创造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并能够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新观点、新见解。作文教学有发展高中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和便利。从本质上讲,作文是人借助语言进行思维活动的产物。学生作文,其实就是借助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情感的高级思维活动。思维是作文的母体,没有思维就没有作文。作文是一种智力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活动,它能使各种智力因素在综合运用中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在作文训练中得到发展。作文是语言、思维和人文三者的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和渠道。但是,目前的高中生作文存在着叙述平直、题材雷同、观点片面、层次散乱、语言贫乏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学生思维能力薄弱,缺乏想象、辩证、创新等思维。反观目前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作文教学对高中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教师不够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缺乏科学的思维能力训练系统。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可以设置“亲近自然,观察社会”、“走进文学,放飞想象”、“善于思辨,学会辩证”和“开放思维,走向创新”四个模块,通过专题训练的方式来系统地培养高中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辩证分析和推理力、创造力这几种主要的思维能力。通过四个模块的专题训练,培养高中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形成亲近自然、生活,积累素材和经验,能够切实地反映自然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走进文学想象的世界,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形象思维,提高创造新形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和推理能力,在论辩过程中学会辩证地分析材料、问题,掌握辩证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借助材料进行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具备提出新观点、新见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