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论证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实践,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途径,受到了各国科学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国外已有较多学者积极探索论证教学的实践形式,但国内目前有关论证教学的实证研究可谓凤毛麟角,仍缺乏本土化、可操作、有针对性的教学实施案例及建议。因此,本研究的内容是探索科学论证的教学模式,展现科学课堂中论证教学的形态,并研究论证教学的干预下,学生的论证能力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研究首先基于国外有关科学论证教学的研究成果,设计出匹配我国科学课程体系且适合本土科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再以上海某初中预科班的学生(36人)为对象实施论证式教学,并对课堂进行录音和录像,从而分析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论证表现。通过研究发现,论证式科学教学有以下特征:在教学内容方面,从已有教材中挖掘出具有开放性、争议性、情景化的题材作为论证话题。在教学组织方面,既要发挥教师引导的全班集体问答的示范性优势,又要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给予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在教学流程方面,提取国外论证教学模式中的环节,形成适合本土课堂的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诱导或提供论证元素等话语支架,为学生提供示范,促使学生学会论证规范并构建高质量的论证。通过课堂话语发现,随着教学的开展,教师“诱导论证元素”的话语比例下降,“提供论证元素”的话语比例在各阶段均不高,支架性话语总比例呈下降趋势。学生“为主张提供证据或理由”的话语比例不断增加;“反驳”类话语的比例递增,其中“反驳他人主张”的话语较多;此外,“支持类”话语比例不断增多,其中较多的是“对他人表示同意”和“为他人的论点提出理由或证据”。在小组讨论方面,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参与情况有所缓解,学生更多使用“讨论”互动方式,减少了“忽略”他人话语的情况。以上结果表明,学生自主构建高质量论证的能力逐渐增强,学生的批判能力与社会协商能力均有提升,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