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马铃薯淀粉加工业的快速发展,马铃薯渣的排放量也急剧增加。但是目前对于马铃薯渣的综合利用开发尚缺乏有效的手段,不仅影响了马铃薯淀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本文以马铃薯渣为原料,利用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固态发酵方法,提高发酵产品的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改善了马铃薯渣的营养价值。试验一是最佳菌种的选择,以马铃薯渣为原料,酿酒酵母、产阮假丝酵母、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为候选菌种,以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和真蛋白为测定指标,进行单一菌种和混合菌种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混合菌种发酵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高于单一菌种发酵的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单一菌种发酵后白地霉产生蛋白质能力最强,发酵后粗蛋白含量为31.30%,真蛋白含量为12.15%;混合菌种发酵后酿酒酵母+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组合产生蛋白质含量较高,发酵后粗蛋白含量为35.63%,真蛋白含量为14.05%。最佳菌种组合为酿酒酵母+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试验二是马铃薯渣固体培养基的优化,根据试验一的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尿素、硫酸铵、硫酸镁、磷酸氢二钾四种无机盐对发酵产物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渣80%,麸皮20%,尿素1.5%,硫酸铵1.5%,硫酸镁0.06%,磷酸氢二钾0.4%。发酵后粗蛋白含量为36.52%,真蛋白含量为13.61%。试验三是工艺条件的研究,根据试验一和试验二的结果,通过单因素和中心组合试验,研究了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接种比例和料层厚度五个因素对发酵产物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80h,接种量8%,料层厚度为4cm,接种比例1:1:1:1。发酵后粗蛋白含量为36.96 %,真蛋白含量为14.28 %。采用优化条件发酵后真蛋白含量为14.28%,显著高于发酵前真蛋白含量8.49%(P﹤0.05),同时发酵后粗蛋白含量为36.96%,显著高于发酵前粗蛋白含量10.22%(P﹤0.05)。而且,发酵产物的氨基酸配比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