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带状疱疹其中常见症型肝经郁热型其典型的皮损及神经痛常对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不容小觑的影响。逐渐被中医针灸疾病研究领域所重视。该研究依据查随机数字表法,比较肝俞穴刺络拔罐结合围刺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具体诊疗效果、医治时间、病患接受程度几方面,剖析肝俞穴刺络拔罐诊治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切实性。关键点主要在正规操作手法、诊疗疗效的评价与治病体质调研等方面。希望开辟出一条医治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新的有效的诊疗措施,把患者的生活幸福度提高。方法:采用查随机数表法的临床调研方法,将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辨证属肝经郁热证又与收入标准相符的60位带状疱疹患者,以概率均等的分组方式编成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人数各30例。治疗组:取肝俞穴,用75%酒精在肝俞穴的区域施行消毒杀菌,行三棱针在肝俞穴位置多次点刺出血,手法宜轻、浅,随后及时用闪火法留罐十分钟,每隔一天一次。在疱疹边缘进行围刺,停留时长30分钟,每日一次。针刺前与患者明确针刺的不良反应情况,等患者情绪平复后给以诊治。对照组:在疱疹周围仅围刺,操作、停留时长及频次均同治疗组。两个组皆同时内服西药:阿昔洛韦缓释片0.4千克,每日3次,疗程14天,并于治疗7天、14天时分别对患者病情状态进行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疱疹皮损情况、症状体征评分情况,判定其综合疗效。诊疗结束一个月后对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收集患者的各项数据资料,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并使用统计学软件统计水疱数目、水疱簇数、红斑面积、红斑颜色、红斑肿胀情况,以及VAS疼痛评分,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性时,两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对比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数据不符合正态性时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现;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用例数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两组在医治至第7天、第14天时分别与医治前相比较,皮损的积分差距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自在治疗第7天、第14天两组相比较,皮损的积分有悬殊的差距(P<0.05),由此表明治疗组在对皮损的医治方面显然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经第7天、14天跟治疗前相比较在疼痛积分方面其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治疗第7天、第14天与治疗前比较在疼痛积分方面其差距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历经7天、14天两组相比,在疼痛积分方面其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治疗组在对疼痛的治疗方面强于对照组。3.实验完成后,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实验完成一个月后进行随访,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病率为10%,对照组的发病率为33.33%,表明治疗组对防御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有不容小觑的成效。结论:较单一围刺比较,肝经郁热型的带状疱疹患者加用肝俞穴刺络拔罐疗法能加快疱疹愈合、红斑消退时间,减轻皮损肿胀情况,能促进皮损进一步好转,同时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充分反映出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对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治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