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而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文明病”即生活方式病也开始流行起来。于是,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就越来越关注,从而开始追求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的全面健康,对有关保健类的图书,也就十分关注,希望从阅读中获得保健知识和健康指导。从适应这样一种社会需求出发,近年来,各种保健类图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保健类图书市场异常火爆,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图书市场观测数据显示,2007年,大众保健类图书在销品种已经达到1.9万种,全年同比增长率超过25%,已经连续两年明显快于全国整体图书零售市场11%左右的增长速度。而进入2008年,保健类图书的销售增长率已直逼30%。如果从市场行销的角度考察,则每30本畅销书中,保健类图书就占5本之多。然而,在保健类图书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是选题陈旧,跟风现象严重,创新意识薄弱;其次是质量参差不齐,科学权威不足;其三是品种不多,市场供需失衡;最后是渠道不畅,营销理念滞后。显然,这些问题,已从不同层面影响了保健类图书出版的健康发展。对保健类图书出版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近年来,一些业内人士和学者虽然已有所关注,并且作了一些调研,但遗憾的是,他们的论述大多只涉及到保健类图书出版的某一方面的不足,而缺少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与阐释。为此,笔者在多方面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考察当前保健类图书市场的基础上,希望能对新时期我国保健类图书出版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做一个比较全面的研究。同时,也希望对我国保健类图书出版的发展趋势作一些展望,以便能为今后我国保健类图书的出版,提供一些具有理论概括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的参考资料。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全文的结构。第二部分讨论了保健类图书的含义、焦点选题和特征。第三部分分析了保健类图书市场的现状。包括所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之处两方面的内容。第四部分针对保健类图书市场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对我国保健类图书出版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与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