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影按恶性肿瘤死因顺位,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仅次于肺癌、肝癌的第三类恶性肿瘤。据全球疾病负担统计,2010年我国消化道肿瘤的死亡数为62.3万,占全部死因的33.4%。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是三大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三者合计发病人数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目前对消化道肿瘤死亡数据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描述性指标,对消化道肿瘤死亡流行趋势的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研究较少。目的了解和分析1990-2015年我国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死亡趋势,为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病因学研究和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消化道肿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从全球疾病负担(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Injuries,and Risk Factors Study,简称GBD)2015数据库中抽取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本研究包括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死亡数据。将死亡率数据分为12个年龄组、6个时期组和17个出生队列组。本研究运用年龄-时期-出生队列模型(APC模型)和内源估计算子法分析我国消化道肿瘤的死亡趋势。应用Stata 11软件进行模型拟合。结果从1990年到2015年,全国食管癌标化死亡率从34.73/10万下降到15.16/10万,胃癌标化死亡率从49.86/10万下降到25.11/10万,各年份男性食管癌和胃癌的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结直肠癌的标化死亡率呈先上升后下降,在2005年全国结直肠的标化死亡率达到最高,为14.44/10万,男女性结直肠的死亡率也呈先上升后下降。从1990年到2015年,各时期我国男性和女性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除75-79岁年龄段外,其他各年龄段男性和女性食管癌和胃癌的死亡率随时期呈下降趋势;70-79岁男性结直肠癌死亡率随时期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他各年龄段男性和女结直肠癌的死亡率随年份浮动。各年龄段男性和女性食管癌和胃癌的死亡率随出生队列下降,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在各年龄段随出生队列变化不明显。控制时期和出生队列两因素后,我国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死亡风险随年龄呈上升趋势。控制年龄和出生队列两因素后,我国男性食管癌死亡风险先上升后下降,2005年死亡风险最高,女性食管癌死亡风险无明显改变;男性胃癌死亡风险上升后下降,2005年死亡风险最高,女性胃癌的死亡风险呈下降趋势;随时期增长,男性和女性的结直肠癌的死亡风险呈上升趋势。控制年龄和时期两因素后,男性和女性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死亡风险随出生队列缓慢降低。结论(1)我国男性消化道肿瘤的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将男性作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重点人群,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早期筛查。(2)我国居民消化道肿瘤的死亡率从45岁开始升高,提示中老年人群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危人群,在中老年人群中开展早诊早治,并进行消化道肿瘤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可获得更好的预防控制效果,降低消化道肿瘤死亡率。(3)食管癌和胃癌死亡风险下降,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归功于国家重大医疗卫生改革措施;另一方面可能是我国经济发展,冰箱普及率越来越高,食物储存方法更科学,居民更少的食用霉变食物,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生和死亡风险降低。(4)我国结直肠癌的死亡风险随时期呈上升趋势,应提高居民结直肠癌的防治意识,积极开展结直肠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