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股IPO价格行为研究

被引量 : 24次 | 上传用户:rengegoodl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股票价格行为是指IPO从发行到上市再到上市后较长时期之内,其价格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长期存在两个“异象”,一个是IPO抑价,另一个是IPO长期弱势表现,这使得IPO的价格行为成为数十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但时至今日,这一课题仍被称为“谜题”。所谓IPO抑价,是指IPO股票的发行价格明显低于其上市首日的市场价格,从而给一级市场投资者带来正的初始收益。所谓IPO长期弱势表现,则是指以上市首日价格为起点,IPO股票的长期市场表现往往弱于市场大盘,或者可比的非新股。其中,相对市场的弱势表现比较显著,而相对可比公司的弱势表现则温和许多。在以往的研究中,IPO抑价和后市表现长期被割裂,前者通常采用有效市场假说(EMH)和非对称信息的分析框架,而后者则对有效市场假说构成挑战。对IPO抑价现象的存在并无争议,但对其的理论解释则各有不同,并且普遍缺乏完全的解释能力。对于IPO后市表现,由于事关有效市场假说能否成立,因而对其存在和解释的争议更大。而笔者认为,IPO抑价和IPO后市表现是相互联系的系统、动态过程,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必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得到解答:IPO后市长期异常收益是否存在(上市首日市场是否有效)?在考虑后市异常收益后,IPO发行价格是否低估?在判断完IPO股票发行价格是否低估之后,对IPO抑价如何解释?对于我国A股IPO而言,还需要考虑一些“中国特色”给IPO价格行为带来的影响,这既有助于真正理解A股IPO的价格行为过程,也有助于认识和预测这些“特色”改进的方向和效果。在有关文献中最受重视的“中国特色”主要包括政府管制和股权分置。因此,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结合A股市场的“特色”,对A股IPO的价格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理论进行扬弃和发展,对提高A股市场定价效率提出建议。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是:1.明确了IPO价格行为过程的含义和系统研究的意义,总结了IPO价格行为的理论背景和A股IPO实践历程,确定本文研究方向和内容。2.提出了IPO价格行为的系统研究框架(包括IPO抑价、后市表现、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依据该框架分析和评价了国际上有关IPO价格行为的主要或重要文献;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IPO价格行为过程的三种可能模型,并指出基于非有效市场假设的模型更符合现实。总结和评价了针对我国A股IPO价格行为的研究状况。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更加清楚地证明了动态、系统考察完整的IPO价格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为本文的后续研究作好了理论储备。3.分析和比较了主要的异常收益度量方法和模型,明确了本文异常收益测度中重要参数的选择标准、方法和结果,为本文后续研究做好了方法和工具上的准备。4.对A股IPO价格行为做出了较为完整的描述(完整性体现在样本时间跨度、子样本的划分和收益测度方法的选择上),提出A股IPO价格行为过程符合第三个模型,即抑价和反应过度(或不足)的混合。5.对A股IPO价格行为进行了多种横截面和时间序列回归分析。发现:(1)IPO的长期异常收益并不是一种偶然的或者可以相互抵消的现象,或者仅仅是小盘股的异常收益问题,而是与IPO抑价一样,普遍地出现在各个时期、各种规模和各个行业的IPO中间,并且表现出跟二级市场的火热程度相关联的迹象;IPO抑价与长期异常收益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证明IPO上市之初的市场价格并非有效,也证明IPO的抑价和后市表现不能割裂开来独立研究;Fama-French时间序列回归的结果再次证明了市场化定价的IPO的长期弱势表现;而对异常收益的时间序列横截面回归结果表明,市场化定价的IPO表现出了上市之初高估,然后逐渐向公允价值回归的过程。(2)尽管IPO初始收益大小的主要部分是一级市场发行价格的低估,但对IPO抑价的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决定其差异的因素主要来自二级市场。传统的基于有效市场和非对称信息框架的理论中,信号理论和承销商代理理论没有得到统计意义和(或)经济意义上的显著支持,仅有“赢者诅咒”理论在市场化发行IPO样本的检验中有可能得到支持。而所谓的中国特色问题,即复杂的股权分置结构和过长的上市等待期,并没有对IPO抑价提供什么解释。(3)从发行和上市的相对价格乘数(尤其是相对市盈率)看,不同定价阶段的IPO定价表现出一种“学习”能力,即会参考发行时二级市场的总体价格乘数水平,按一个比较稳定的折扣进行定价,而在新股上市时迅速接近市场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大资金或机构投资者在二级市场的双向竞价过程中具有决定价格的能力,并因此保持一个符合“惯例”的比较稳定的初始收益水平。6.尝试对主张股改对价的“持股成本差异论”进行实质性的分析和论证,提出并讨论了该论断能否成立的两个关键问题,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权分置并没有提高流通股股东的投资成本(即新股发行价格)或损害流通股股东的投资收益(新股的后市表现)。这能够为股改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借鉴。7.对IPO价格行为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1.打破了传统IPO价格行为研究中IPO抑价与后市表现之间(同时也是EMH和行为金融之间)的藩篱,以开放的态度,提出基于不同假设的三个可能的IPO价格行为模型,并且不预先设定假设地去系统研究IPO价格行为的全过程。结果证明A股IPO价格行为既不能由EMH下的非对称信息模型完全解释,也不能由行为金融完全解释,而是二者混合叠加的产物。此外,本文研究还显示,从上市价格的形成机制出发,后续研究的领域将外延到微观市场结构。2.通过多种横截面和时间序列回归,确认了市场化定价阶段的A股IPO表现出上市时的过度反应和其后的长期弱势表现。在这些实证研究中,将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运用到A股IPO的收益分析,在国内相关研究中是一次较新的尝试;对IPO异常收益进行时间序列横截面(TSCS)回归分析,包括模型的构造、假说的提出和变量的定义,均由本文独立设计。3.在对IPO抑价进行回归分析时,不预先限制解释变量选择范围,而是尽可能多地选择各种理论的代理变量,然后运用逐步回归法挑选出真正显著的解释变量。这一过程完全由事实说话。此外,在回归过程中借助每个解释变量对调整可决系数的贡献来衡量各变量(及其代表的理论)的相对重要性。4.对“持股成本差异论”这一缺乏证明的假说提出质疑并进行论证,独立设计了整个分析框架和实证模型。总之,本文建立了包括IPO抑价和后市表现在内的完整的IPO价格行为模型,在理论上对IPO价格行为分析框架和相关理论进行了融合和发展,在实践上对我国A股IPO的价格行为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本文研究对于正确理解A股IPO价格行为,认识其影响因素,改进IPO发行效率和二级市场定价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2015年4月18日在南宁民歌湖举办的南宁“三月三”文化艺术节——新原创作品现场音乐会上,一首广西金秀瑶族过山音与流行元素碰撞所产生的新民歌作品《篝火映瑶寨》,以其新颖
针对目前塌岸预测方法多属于经验性或半经验性、简化了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而存在无法清楚了解塌岸和地下水影响之间确切关系的问题,在考虑地下水影响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极限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现代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农机化发展也进入了关键时期,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农艺技术和先进的农业机械进行配合,不仅能够影响先进现代
红外成像制导是一种智能型的精确制导技术,它利用目标与背景之间红外辐射的不同,获取红外图像,由高速信息处理机对目标图像进行实时处理,是一种有效的制导手段。红外图像信息
在我国,继电信、电力等产业之后,铁路成为改革的又一大焦点。铁路行业政企不分的经营管理体制、投资主体单一且缺乏投资风险约束的投资体制以及严格的市场准入、价格管制等这些
乳酸及很多氨基酸的发酵提取残液中含有低浓度的乳酸,其含量低,溶液组成复杂,用常规的乳酸分离手段从中分离乳酸很困难。本论文采用吸附法分离低浓度乳酸,使用静态吸附筛选了吸附
明中期,尤其成(化)、弘(治)时期,乃中国社会大变动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不断衰落,新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经济生活不断推陈出新,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趋势。这些
公安派出所维护着一方平安,但如何衡量公安部门的绩效,始终是公安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是一种战略导向的、先进的企业绩效管理方法。通过层层分解
随着我国房地产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在住房商品化的进程中,购买商品房的人越来越多,购买商品房已经成为许多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消费行为之一。但商品房不
如何降低内燃机有害排放物,是大家共同关心重视的课题。特别是柴油机如何同时降低NOx、PM排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此内燃机工作者正在探索既经济又有效的新途径来降低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