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利用金属螯合亲和色谱分离蛋白质的过程中,过渡金属离子(Cu2+、Ni2+、Zn2+)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广泛的应用。金属离子可以特异性的结合蛋白质表面的组氨酸残基,从而使分离过程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并可用于具有聚组氨酸标签的重组蛋白质的分离。通过开发螯合金属离子的表面活性剂将过渡金属离子和蛋白质之间的亲和作用引入到反胶团中,有望提高反胶团萃取蛋白质的选择性。为此,本文选用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 80和Triton X-45构建反胶团,并以磷酸二异辛酯(HDEHP)为螯合剂向反胶团中引入金属离子,从而构建了非离子金属亲和反胶团。该反胶团具有较高的含水率和良好的相分离能力,满足液液萃取分离蛋白质的相关要求。金属离子的引入保证了反胶团与蛋白质间的亲和作用,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反胶团“母体”则显著降低了静电作用对金属亲和作用的干扰。对构建的金属亲和反胶团进一步进行了含水率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的含水率受盐浓度及表面活性剂比例的影响较大,但表面活性剂浓度、铜离子浓度及pH值对含水率的影响并不显著。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金属亲和反胶团的粒径发现,亲和配基—铜离子对反胶团粒径的影响并不显著;金属亲和反胶团的聚集数与AOT反胶团类似,是由较多的表面活性剂聚集而成(即聚集数较大)。构建的反胶团在未引入金属离子时与肌红蛋白间没有强烈的相互作用;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肌红蛋白的萃取率也逐渐上升,说明金属离子与肌红蛋白间的亲和作用是萃取的主要驱动力。同时在反萃实验中发现,含有能够破坏金属离子与蛋白间的亲和作用的EDTA或咪唑的反萃液才能够实现对肌红蛋白的反萃,再次表明了蛋白质与反胶团间的主要作用力是金属亲和作用。金属亲和反胶团对肌红蛋白的萃取率在pH5~8的范围内最高,接近100%,而在此范围之外,受静电作用的干扰,萃取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提高盐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并不显著,预示着该体系可以在较高盐浓度下进行蛋白质的萃取分离,这一点明显优于已有的各种反胶团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