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党执掌国家政权是世界的普遍现象,也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政党只有取得或维持执政地位才能充分反映所代表阶级的利益,实现自身的奋斗目标,无论资产阶级政党还是无产阶级政党都是如此。没有执政的政党会把取得执政地位作为重要目标,已执政的政党则会把维持执政地位作为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就在全国处于执政地位,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问题,进行艰苦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入新世纪,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认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无疑这是非常正确也十分及时的。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今天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仍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尤其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等。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上述本领的提高必然依赖并体现在执政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之中,必然要求加强执政体制建设。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执政体制极其重要,执政体制即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与国家政权之间形成的具体制度及运行机制的总称,包括党与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政党、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因此,从执政角度来说,执政体制也可以称作政治体制,执政体制建设必将促进政治体制进一步完善,对革除现有体制的弊端,理顺党、人大、政府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今天我们已经建立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基本制度,但执政体制的运行机制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强执政体制建设,就应充分借鉴国外政党执政体制建设经验教训并结合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基础上,坚持正确的原则、抓住关键、明确首要任务,重在制度和体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