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资本市场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近百年所走过的路程,截至2009年4月,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增至1711家,上市公司市价总值达到166924.99亿元。资本市场目前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资源配置、筹集社会资金、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合理调整、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伴随着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旨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会计制度改革也从未停息过。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是在适应经济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政府市场监管、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需要下构建完成的。在历次制度变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会计稳健性是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惯例或原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将其作为选择会计政策的三要素之一,新准则也将其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一。作为会计历史上的又一次重要变革,新准则对于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如何?稳健性的实施效能如何?在制度变革环境下研究会计稳健性,对会计制度的深层次完善和新准则的贯彻实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会计稳健性作为切入点,选取2006年新会计准则颁布这一契机,以2005-2007年中国深、沪证券交易所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选样本,运用会计盈余的偏度度量、会计盈余的波动程度度量以及Basu模型回归三种方法,考察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存在以及变化状况,分析会计制度变革对稳健性的影响,试图揭示会计信息与其背后的会计制度安排之间的关系。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章,会计稳健性的理论分析。从经济学和会计学两个角度分别对会计稳健性进行理论分析;第三章,回顾会计稳健性在我国会计制度中的变革历程;第四章,会计稳健性的实证分析。首先,在对会计稳健性理论分析及变革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假设;其次,对本文采用的会计稳健性的度量方法进行介绍;最后,从会计盈余的偏度度量、会计盈余的波动程度度量以及Basu模型回归三方面,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第五章,结论与建议。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可以拓展的研究方向。 本文的创新及特色是: 第一,不仅静态地考察我国会计稳健性的存在与否,还以新准则实施前后的变化为视角对会计稳健性进行动态研究。 第二,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为基本背景,沿着会计制度变迁的脉络,较为全面而客观地梳理和分析了会计稳健性在我国会计制度中的变革历程。 第三,选取制度变迁重要时点下的所有上市公司三年的样本作为实证数据基础,全面而有效地考察了会计稳健性在制度变革背景下的波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