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奇龄(1623-1716)是清初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著名学者。其传世经学著作达五十种,著述之富,甲于当时。然而由于他侍才傲物,喜臧否人物,好标新立异,因而与当时许多学人结怨,受到许多人的抨击和攻讦。在这种千夫所指的形势下,毛奇龄学术的真实面貌被逐渐掩盖,以至于现代学术界对毛氏的学术成就有所忽视和冷落,迄今未见有人对毛氏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进行专题研究。有鉴于此,笔者拟在本文中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对毛奇龄的经学代表作《经问》进行全面、客观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术史的研究对毛奇龄在《经问》中所体现的学术成就、治学方法、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深入的总结和研究。
毛奇龄的《经问》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对许多经学问题提出了精彩、深刻、独到的创见,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经问》一书内容涉及《诗》、《书》《礼》、《易》、《春秋》、《四书》及乐律等众多方面,内容广博,见解深刻,充分体现了毛奇龄的经学成就和学术思想。
本文第一章按照《诗》、《书》、《礼》、《易》、《春秋》、《四书》以及乐律之学分类体系,对《经问》的内容及学术成就进行了提纲挈领的介绍和论述。
本文第二章通过对《经问》的分析和归纳,概括了毛奇龄的治学方法。文章认为毛奇龄的治学方法主要可概括为如下三条:(1)博通的读书方法;(2)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3)不拘一格的治经方法。
本文第三章通过对《经问》的梳理和考察,分析论述了毛奇龄的学术思想。文章认为毛奇龄学术思想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不惧权威,无门户之见。(2)倡导学术争鸣。(3)张扬人文主义精神。
本文通过对《经问》一书内容的考察和对毛奇龄学术成就、治学方法、学术思想的分析和总结、论述,有力地否定了长期以来认为毛氏空恃其才、骋其博辨的观点,对毛奇龄的学术成就与学术地位作出了新评价:肯定了他对清初经学研究的贡献以及对此后乾嘉学派治学方法与学术思想的深远影响,从而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毛奇龄在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