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动态观察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的大鼠肝细胞衰竭模型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IBI)、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双歧杆菌的变化,对肝衰竭大鼠给予茵陈合剂进行治疗,从微生态学的角度,来评价纳米茵陈合剂对肝衰竭造成损伤的肝细胞再生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取健康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健康对照组(n=12)、不干预组(n=12)、贝飞达组(n=12)、茵陈合剂组(n=12)、茵陈合剂联合贝飞达组(n=12),除健康对照组,其余各组大鼠匀用D-Gal按1g/kg浓度腹腔注射造成肝衰竭模型,不干预组不给予任何处理;贝飞达组每只大鼠每日两次,每次1粒贝飞达灌胃;茵陈合剂组每只大鼠每日两次,每次2ml茵陈合剂灌胃;茵陈合剂联合贝飞达组每只大鼠每日两次,每次1粒贝飞达及2ml茵陈合剂灌胃。于实验第14天每组处死一半大鼠,剩余的第28天处死,同时采集标本,观察肠道菌群、肝脏细菌、血清ALT、TIBI、血清TNF-α、HGF、门静脉血清LPS、肝脏细胞的凋亡的变化。
结果:①实验14天及28天两次采集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不干预组血清ALT、TIBI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肠道双歧杆菌低于对照组,大肠杆菌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LPS、TNF-α、HGF匀高于对照组,肝脏组织培养出需氧菌,不干预组与健康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统计学检验匀有显著差异,P(0.01。
②实验14天及28天两次采集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贝飞达组、茵陈合剂组、茵陈合剂联合贝飞达组三个治疗组都有效的改善肝功能,调整了肠道菌群,降低了血清内毒素含量,降低了血清TNF-α的含量,抑制了肝脏细菌易位,抑制了肝细胞的凋亡,提高血清HGF的含量,同不干预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血清ALT第14天检测结果组间比较,经方差分析,F=468.3,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第28天检测结果组间比较,经方差分析,F=240.3.3,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血清TIBI第14天检测结果组间比较,经方差分析,F=74.1,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第28天检测结果组间比较,经方差分析,F=294.2,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肠道双歧杆菌第14天检测结果组间比较,经方差分析,F=87.6,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第28天结果组间比较,经方差分析,F=89.9,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肠道大肠杆菌第14天检测结果组间比较,经方差分析,F=54.0,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第28天结果经方差分析,F=215.5,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血清LPS第14天检测结果组间比较,经方差分析,F=150.3,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第28天检测结果组间比较,经方差分析,F=131.9,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血清TNF-α第14天检测结果组间比较,经方差分析,F=91.26,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第28天检测结果组间比较,经方差分析,F=111.35,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血清HGF第14天检测结果组间比较,经方差分析,F=202.3,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第28天检测结果组间比较,经方差分析,F=39.0,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肝脏细菌第14天检测结果组间比较,经方差分析,F=514.0,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第28天结果经方差分析,F=240.2,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肝脏细胞凋亡率第14天检测结果经X<2>检验分析,X<2>=10.61,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第28天结果经X<2>检验分析,X<2>=12.1,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贝飞达组、茵陈合剂组、茵陈合剂联合贝飞达组三个治疗组内对实验第14天及28天两次采集标本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各项指标匀有显著差异,P<0.01,而不干预组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功能严重受损,肠道菌群失调,细胞因子出现改变,肝脏组织出现细菌易位,肝细胞发生大量凋亡。微生态调节剂贝飞达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扶植双歧杆菌生长,来降低血清LPS,从而改善肝功,降低TNF-α含量,促进HGF的分泌,抑制肝细胞凋亡。本实验证实茵陈合剂也具有扶植双歧杆菌,抑制大肠杆菌的过度生长的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保护肝脏细胞受损伤的功能,有效的控制了内毒素血症,抑制TNF-α的分泌,促进HGF的表达,控制肝细胞凋亡的发生,因此证实,茵陈合剂是一种良好微生态调节剂,对肝细胞的再生有重要的意义。经统计学分析,在治疗急性肝衰竭大鼠时,茵陈合剂效果优于贝飞达,而茵陈合剂联合贝飞达效果更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