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使得技术不断创新,科技不断进步,同时,竞争也使得人们为了利益竞相追逐,导致非伦理行为的增加。竞争对于非伦理行为的产生至关重要,以社会网络视角,探讨竞争程度和欺骗发动者身份对非伦理行为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我们预防和阻断非伦理行为的发生。 本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以华中科技大学37个团队,244个被试为对象,考察了竞争程度、欺骗发动者身份、组内情感和信息关系网络、个人情感和信息关系网络、个人道德认知水平对欺骗的影响。结果发现:(1)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对欺骗行为的发生并没有显著影响。(2)团队内有竞争比无竞争能诱发更多的欺骗行为,随着竞争程度的增加,所诱发的欺骗行为也会变多。当有机会欺骗时,竞争程度对欺骗影响显著。(3)团队内有成员发动欺骗比没有成员发动欺骗所诱发的欺骗行为更多,同时相对欺骗发动者为非领导者,当欺骗发动者为领导者时诱发的欺骗行为会更多。当有机会欺骗时,欺骗发动者身份对欺骗行为的发生影响显著。(4)同一竞争情境中,有领导者发动的欺骗比非领导者发动的欺骗所诱发的欺骗要更多一些;当欺骗发动者身份不变时,竞争程度越高,所诱发的欺骗行为越多,竞争程度与欺骗发动者身份在诱发欺骗上存在着交互效应。(5)团队内情感关系密度越高,所诱发的欺骗行为越少,即团队内情感交流越顺畅,则当有机会发生欺骗时,欺骗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团队情感关系密度与欺骗发生反相关。(6)团队内信息关系密度越高,所诱发的欺骗行为越多,即团队内信息沟通越频繁,则当有机会发生欺骗时,欺骗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团队信息关系密度与欺骗发生正相关。(7)个人道德认知水平越高,发生欺骗的可能性越小,个人道德认知水平越低,发生欺骗的可能性越大,个人道德认知水平与是否追随欺骗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