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径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在1981年被国际田联正式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是由跑、跳、投组成的综合性独立项目,即在规定日期内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综合性比赛项目。比赛的第一天为100米栏、跳高、铅球、200米;第二天为跳远、标枪、800米。其成绩是按照国际田联制订的专门田径运动全能评分表,将各个单项成绩所得评分加起来计算的。此项运动项目繁多,技术复杂,体力消耗大,训练的任务艰巨,是力量、速度和速度耐力的综合体现。要求运动员能力强、技术全面、意志顽强,对运动员在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心理和智力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国家女子田径运动水平的高低。 世界体育强国都十分重视全能运动的普及和提高。自1981年设项至今,世界纪录不断被打破,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女子全能纪录为美国运动员简.弗雷德里克所创造,成绩为6166分。6年以后,1986年美国运动员乔伊娜在莫斯科和休斯敦2次比赛中分别以7148分和7161分连创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的新纪录,推翻了当时在较长时间内难以逾越的7000分大关的普遍看法。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上乔伊娜又以7291分再次打破由她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并一直保持至今,随着运动训练越来越科学化,以及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广泛应用,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将会越来越高。 中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自设项以来,与世界水平相比虽有一定差距,但也有过很辉煌的成绩。我国女子七项全能选手朱玉清1987年在罗马第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以6211分跻身世界八强。马苗兰也在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上把最初由叶联英创造的5445分的全国纪录提高到6750分,使得这一时期的女子七项全能运动达到了顶峰。但是之后成绩呈下降趋势,目前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在亚洲也失去了领先优势。 总的说来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1年一1990年,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起步阶段,在该阶段中,我国与世界的成绩差距最大,成绩运行轨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第二阶段为1991-2000年,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整体水平较高,但是成绩运行轨迹起伏较大。第三阶段是2001年一2006年,我国与世界平均保持720分左右的差距,在稳定中上升。 作为亚洲田径强国,我们理应在田径的重要项目—女子七项全能运动上占据优势。从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发展状况来看,2001年沈盛妃(19岁)创造了6231分的优异成绩,以及刘海莉、王海兰创造6132分、6128分的事实表明,如果我们能清楚的认识到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落后的内在原因,加以改进提高,并借鉴国外培养优秀七项全能运动员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虽然在近期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尚不现实,但在短期内达到亚洲领先地位还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对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数据进行大量统计分析的前提下,从成绩的运行轨迹、子项与总成绩的相关度、总成绩的结构方面探讨各单项与总成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单项在全能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找出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所在。同时对国内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各省市的开展情况、整体实力,运动员的现状进行分析,力图发现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不足。其结果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全运会效应”突出;过于模仿世界优秀运动员,忽略了自身的优势;我国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骨骼和肌肉的发达程度不够;我国七项全能运开展规模不大,专业队伍偏小,后备力量不足等几大问题。 同时,统计分析中我们也发现,近几年来世界女子七项全能项目运动水平增长速度有变缓的趋势,这又为我国七项全能运动赶超世界水平提供了契机和希望。为此,本研究改变过去只从某一方面进行分析的片面性,将其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运动训练突破口的选择、科学选材、组建女子七项全能训练中心以及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等多方面,提出了与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相适应的发展对策。以期能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重新崛起提供一点切实可行的理论与实践依据。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