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索高等职业专科护理教育与临床应用合理衔接,缩短护生的临床不应期。探索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养模式,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2.为护生在校期间和实习阶段的ICU专科护士培训提供指导。突出重症医学专科护士专业特点,以重症医学专科护理为主线贯穿始终,改变以往教学内容是临床医疗与护理专业通用的现状。3.为建立合理的ICU专科护士执业准入标准,设置明确的ICU专科护士岗位和职能,制定完善的ICU专科护士使用方法提供参考。方法:1.第一阶段(第1-3学期):2009年9月入学的就读于河南职工医学院护理系的三年制大学专科学生1520人进行3个学期公共基础课程和部分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期末进行理论考核和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考核。2.第二阶段(第4学期):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将护生分为普通班(对照组)和ICU定向培养班(实验组)。在自愿加入ICU定向培养班的护生中随机抽取50名组成实验组;在没有意愿加入ICU定向培养班的护生中随机抽取50名组成对照组。实验组护生在护理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两门ICU专科课程。期末对比两组护生护理专业课程考核平均分,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考核平均分;统计实验组护生ICU专科理论考核优秀率,ICU专科护理操作技术考核优秀率。3.第三阶段(第5-6学期):护生进入医院进行为期十个月的指定科室实习。实验组护生由重症医学部和护理部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对照组护生由学校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实习计划。实习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生护理理论考核平均分和护理操作技术考核平均分,对比两组护生的护理表现评价。4.第四阶段(ICU工作三个月后):对比毕业后在ICU工作的普通班护生和ICU定向培养班护生对工作的适应率。5.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第1-3学期各门课程考核的平均分数经统计学处理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O.05);第1-3学期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考核的平均分数经统计学处理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O.05)。2.第4学期理论考核,实验组的平均分数为89.60±7.84,对照组的平均分数为81.76±11.65,两组的平均分数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4学期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考核,实验组的平均分数为89.46±4.89,对照组的平均分数为83.76±10.13,两组的平均分数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第4学期ICU专科理论考核,实验组50名护生无不及格(<60分)人员,其中有优秀(平均分>90分)32人,及格(平均分>60分)18人,优秀率为64%;ICU专科护理操作技术考核,实验组50名护生优秀(平均分>95分)31人,及格(平均分>90分)14人,补考(任何一项<90分)5人,优秀率为62%。。4.实习结束后理论考核,实验组护生平均分数为89.84±4.79,对照组护生平均分数为83.62±9.71,两组护生平均分数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习结束后护理操作技术考核,实验组护生平均分数为89.92±7.73,对照组护生平均分数为81.26±11.96,两组护生平均分数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O.05)。5.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的护理表现评价进行对比,实验组护生的重症监护能力、计划与评估能力、沟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护生。6.实验组护生毕业后有49人在ICU工作,工作三个月之后,实验组护生适应ICU工作的人数为47人,不适应人数2人,适应率为93.88%;对照组护生毕业后有31人在ICU工作,工作三个月之后,适应ICU工作的人数22人,不适应人数9人,适应率为70.9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医院和学校联合定向培养ICU护士能够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护理操作技术成绩。2.医院和学校联合定向培养ICU护士能够提高护生的重症监护能力、计划与评估能力、沟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3.医院和学校联合定向培养ICU护士能够缩短护生的临床不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