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才有可能具体的探讨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因为土地利用的特征和变化过程以及各种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及其作用方式等均与空间规模尺度紧密关联。在不同的规模尺度上,我们会发现土地利用的不同类型与结构和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之间存在不同的相互作用,由此引起不同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本文以沂蒙丘陵区域的典型县区苍山县为例,探讨县域范围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就如下内容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分析了苍山县1996-2005年间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特点。同时,利用1989年和2005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利用MapGIS6.5的空间分析工具,对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空间叠加等分析,并将空间分析结果输出到外部数据库处理软件,得出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由此提取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结构变化信息,研究苍山县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变化。
其次,根据现有的统计年鉴资料情况,以1989-2005年时间段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利用DPS统计软件为分析工具,对苍山县的耕地变化及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利用聚类分析方法把1989-2005年分为二个时间段:1989-1999年、2000-2005年。再对每一个时间段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时间段的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和第三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5%以上;第二时间段的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5%以上。根据各时段各主成分的特征向量计算出主成分的指标值。并分析得出各个时间段的耕地变化驱动因子。
最后在对苍山县各个时间段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各时间段耕地变化驱动模型,并以其标准回归系数为指标定量分析了驱动因子对耕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均GDP、农林牧渔业劳动力/社会总劳动力、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和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是苍山县1989.1999年耕地数量变化的主导驱动力;年末总人口、货运周转量、年平均气温和农林牧渔业劳动力/社会总劳动力是苍山县2000-2005年耕地数量变化的主导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