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个体角度来考察外来务工青年参与社区青年汇的过程,重点考察这一过程中关键事件的影响及具体的参与机制。本研究以组织认同理论为基础理论,以北京市外来务工青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研究资料,通过逐级编码对访谈资料进行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本研究有以下几个主要结论:首先,外来务工青年参与社区青年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过了“浅层认知”、“触及情感”和“引发行为”三个阶段。在“浅层认知”阶段,个体缺乏对社区青年汇的必要认识,但出于好奇或者朋友介绍不好意思拒绝的心理仍然选择参与社区青年汇,在这一阶段更多的表现为被动参与及对社区青年汇口号和活动的认识,处于“无关心认同”状态;在“触及情感”阶段,个体出于对社区青年汇组织特征的认同或者通过参与社区青年汇有了具体的情感感受,对社区青年汇有了一定的信任和依赖,对社区青年汇有了一定的感情,在情感上愿意接受,同时存在些许的不满,处于“易消解矛盾认同”状态;在“引发行为”阶段,个体参与社区青年汇,来源于在社区青年汇的受益程度以及对青年汇的全面认同,这一阶段的外来务工青年更多的表现为主动介绍他人参与和自愿参与社区青年汇管理,处于“强烈认同”状态。其次,外来务工青年参与社区青年汇的过程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每个阶段都是基于外来务工青年的需求满足完成的。在“浅层认知”阶段,个体通过自主选择或者朋友介绍,有选择性的参与社区青年汇的活动,终于找到了“组织”,获得了港湾般的安全感;在“触及情感”阶段,个体已经产生了对社区青年汇的认知,并且通过参与其中结交了朋友,对社区青年汇有了情感上的共鸣,消除了独在异乡的孤独感;在“引发行为”阶段,个体通过经常性的参与社区青年汇,能够在其中自主发挥和自由表达,对青年汇的理念的认同和受益程度的提高,使他们感觉到强烈的归属感,这促使他们经常性的参与行为和介绍他人参与以及参与社区青年汇的管理。第二个是,外来务工青年参与社区青年汇的过程是一种互动双赢的参与模式。在整个参与过程中,外来务工青年与社区青年汇的需求是逐渐走向互相被满足的状态的。再次,外来务工青年参与社区青年汇都遵循了“浅层认知”、“触及情感”和“引发行为”的参与路径。另外,参与过程中可能出现“退出”现象;总体来看,这一参与过程实质上是外来务工青年对社区青年汇组织认同感逐渐加深的过程。综上分析,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大规模的宣传社区青年汇和创造更丰富的活动情境,扩大其影响力和吸引力,推动外来务工青年向“引发行为”的参与阶段过渡;继续重视社区青年汇的工作,不断丰富和拓宽这一新型青年组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