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01年日人涉足青岛起,直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为止的40多年间,青岛一直是日本对华侵略的重点区域之一。尽管各个时期日本在青岛的殖民势力强弱有别,但青岛始终笼罩在日本殖民扩张的阴影之下,故而青岛也成了受日本文化影响最深的城市之一。创办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教育活动,是近代日本人在青岛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在第一次占领青岛时期(1914~1922年),日本殖民当局便极其重视在青日侨子女的教育问题,先后为在青日侨兴办了四所小学校和两所中学校,同时也因陋就简为当地华人重新开设了一些小学及日语学校。1922年12月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直至1937年间,青岛的日侨学校教育不仅未受到日军撤退的影响,反而在青岛日本居留民团的具体管理下仍处于稳定发展之中。1938年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后,青岛日侨子弟学校又再次复校开课,并被纳入了军国主义战时教育体制。而对战时关闭的华人学校,则仅强制恢复了部分中小学,实施了典型的奴化归附教育,以期达到长期奴役中华民族,“同化”中国人的目的。创办报纸、建立广播电台等新闻传播机构,是近代日本人在青岛进行文化活动的又一重要内容。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舆论、宣传其侵略政策、推行奴化教育、传播腐糜文化等。为了给在青日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日本殖民当局除开设青岛病院外,还支持鼓励在青日侨开设了一些私人医院和诊所。上述医疗设施虽然也收治了不少华人病患者,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在青岛的日本人。与医治人们身体病患的医疗设施相比,日本殖民当局和在青日侨更为重视用于麻醉人们心灵的宗教场所的建设。到1922年日本交还青岛时,仅在青岛市区内建立的佛教寺庙计达10处之多。以青岛“日本神社”为代表的日本神道教,更是成为当时青岛最重要的宗教场所。近代日本在青岛建立的文化设施及所从事的文化活动,与对青岛所进行的军事侵略、政治压迫、经济掠夺相比,虽然具有“温和”的表象,并在客观上产生过某种程度的正面影响,但其借助日本在青岛的殖民势力,强行传播日本文化、奴化当地民众、维护殖统治的“侵略”本质则是显露无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