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血管外科通过介入治疗的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介入治疗IVCS的疗效,并对单纯球囊扩张与球囊扩张+支架置入两种手术方式的中短期疗效进行比较分析。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血管外科通过介入治疗的120例IV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左侧发病,其中男性35例,女性85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54.9岁,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组87例行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B组33例行PTA+支架置入术(PTA+Stenting),治疗后分别抗凝治疗半年和1年。部分病例伴有左下肢静脉曲张,予二期手术治疗。分别记录A、B两组术前(P0)、术后1个月(P1)、术后6个月(P6)和术后12个月(P12)的髂静脉狭窄、静脉曲张复发、肢体水肿、下肢溃疡及症状情况的例数,通过卡方检验比较,算出P值,得出统计学结论。结果:1.髂静脉再狭窄情况,其中P0、P1、P6均>0.05,P12<0.05,说明在预防髂静脉再狭窄方面术后前6个月内两组的疗效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在术后12个月B组具有更显著的效果。2.静脉曲张复发情况,其中P0、P1、P6均>0.05,P12<0.05,说明在控制静脉曲张复发方面术后前6个月内两组的疗效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在术后12个月B组具有更显著的效果。3.肢体水肿情况,其中P0、P1、P6均>0.05,P12<0.05,说明在缓解肢体水肿方面上术后前6个月内两组的疗效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在术后12个月B组具有更显著的效果。4.溃疡愈合情况,其中P0、P1、P6、P12均>0.05,没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在促进溃疡愈合方面术后12个月内两组的疗效没有明显区别。5.肢体症状情况,其中P0、P1、P6均>0.05,P12<0.05,说明在缓解肢体症状方面术后前6个月内两组的疗效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在术后12个月B组具有更显著的效果。结论:介入治疗IVCS有较好的中短期效果;对比分析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与单纯球囊扩张治疗IVCS的中短期疗效,6个月内两者没有明显区别,而12个月后前者的疗效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