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行进间炮口振动分析与测试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shino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坦克行驶时由于路面激励引发坦克火炮结构产生机械振动,这种振动响应将会对坦克火炮射击精度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坦克火炮的振动规律及振动测试方法,对提高坦克的命中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坦克火炮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坦克火炮身管振动测试存在的不足,综合利用现代测试技术、行驶动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机械振动、控制原理、火炮设计等理论和方法,分析坦克行进间火炮振动规律,探索一种炮口振动规律的无线测试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测得坦克行进间炮口振动信号与有效减小坦克炮口振动为目标,进行了坦克行进间炮口振动测试与稳定器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明确了振动测试与稳定器控制系统的研究目的及功能要求。在对振动测试原理和测试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炮口振动的特点和测试要求,提出了基于无线测试技术的炮口振动设计方案。分析了坦克稳定器工作原理,阐述了坦克垂直稳定系统和水平稳定系统的控制模型,提出了一种利用炮口高低方向的角速度和角度作为控制系统反馈信号的坦克垂直稳定系统设计方案。(2)以某型坦克为研究对象,利用谐波叠加法建立了路面谱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路面等级的随机路面谱,考虑坦克炮身管的弹性变形,利用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和RecurDyn软件,建立了一种坦克行进间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数值模拟时考虑了坦克行驶的典型路面和不同行驶速度等多种计算工况,获得了坦克不同工况条件下摇架耳轴处和炮口处的振动角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将二者进行对比研究。利用频谱分析的方法,获得炮口振动角度信号的频谱特性,为炮口振动测试装置设计了提供依据。(3)根据拟定的测试方案,以测得坦克行进间炮口振动角度和角速度信号为目标,设计了一种炮口无线振动测试装置,重点对角速度陀螺、信号调理模块、主控模块、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供电模块、安装固定结构等进行了设计分析。借助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了炮口无线振动测试装置的电路。对测试装置主要耗能模块进行了功耗分析。使用IAR Embedded Workbench软件对测试装置的软件进行了软件设计。通过静态试验验证了测试装置设计的合理性。(4)提出了一种利用测试的坦克行进间炮口振动角度信号作为火炮稳定控制反馈信号的火炮振动控制方法。使用仿真软件MATLAB建立了某型坦克行进间炮口垂直方向振动控制的PID控制模型,通过与坦克行进间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不同路面谱和不同行驶速度的联合仿真,对比分析了炮口角度与摇架耳轴角度作为反馈信号的控制效果,验证了使用炮口振动信号控制坦克火炮稳定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本文开发了一种控制精度高、操控灵活、传递精度高、方便实用的转向控制系统以代替中大吨位汽车起重机底盘机械拉杆转向技术,并解决多拉杆系统存在的整机布置困难、杆系占用整机空间大、杆系转向变形大、操纵稳定性差、轮胎易磨损、转向系统维修性差等问题。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转向机构运动学优化分析。通过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转向机构模型,完成了约束设置、驱动仿真和设计优化分析。(2)根据优化分析后的转
广州4,5号线直线电机型转向架是我国中车青岛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方股份)引进欧洲庞巴迪的转向架技术,具有过曲线能力强、爬坡性能好、工程造价低、振动噪声低等特点
如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临床诊断工具。它没有电离辐射,可以提供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和多方位成像。然而它的发展受限于其较慢的成
固定开关频率脉宽调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中,但是由于固定开关频率从而产生高频的离散谐波和电磁噪声,针对这一问题,随机调制技术近年来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关注,并且已经证明随机调制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电磁噪声,本文将从理论、仿真以及实验对随机调制技术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别研究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控制方式以及调制方式,并重点对比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的SPWM调制和SV
近几年,移动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并在工业、农业、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机器人精确的位姿估计是实现自主导航和智能控制的基础,也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视觉传感
数据查询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完成监控和侦查任务主要手段。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需要通过数据隐私保护技术防止信息泄露和被篡改,利用数据管理技术来完成数据查询和访问控制等任
在医疗康复、人机交互和公共安全等领域,利用计算机技术理解人体局部图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一些人脸属性合成和编辑方法以及3D手势估计方法相继提出,并逐渐在相关领域得到
深度神经网络作为实现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已获得广泛应用。其中,卷积神经网络极大的促进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发展。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计算机已经可以实现对图像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消耗加重了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状况,国内外的研究者们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分布式电源得到了迅速发展。分布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室内定位技术和无线信号、智能算法的紧密结合。人们对位置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在复杂的室内环境中常需获得物体的位置信息。因此,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