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原以其烁古震今的高尚人格及精彩卓绝的绚丽诗篇,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独特的气质形象和丰富的作品内涵也成为历代画家反复摹写、描绘的对象。以屈原及其作品为题材的图像,无一不凝结着画家对诗人的崇敬和景仰,渗透着画家对楚辞的理解和欣赏。文章以中国古代屈原及其作品图像为研究对象,选取七大专题,来探讨图像和屈原及其作品之间的关系。第一章,文学中的屈原形象。第一节,分析屈原早年的气质形象。文章认为,早年的屈原是一个形象气质接近完美的政治家。他形容俊美,身材高挑,气宇轩昂。气质集高贵、清雅、端庄、干练于一体。既体现了楚民族男子的特征,又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屈原于诗中将自己早年的外形气质向着美与崇高的至高点描绘,既反映出对自我形象的充分自信,又表现出其早年政治生涯的无限得意,更是对自己内在品质的一种提炼和珍赏。第二节,分析屈原晚年的气质形象。文章认为,《渔父》中屈原落魄潦倒的形象是诗人对自己晚年形貌所作的一种夸张,瘦削、憔悴确是他晚年的体貌特征,但于这种特征的过度夸饰却是他对自我形象的一种弱化和丑化。现实改变了屈原的气质容颜,使他从一个得意的理性政治家蜕变成为一个失意的浪漫诗人。他既温文尔雅,又孤傲不群,虽愤世嫉俗却又不失谦谦君子风度。第二章,绘画中的屈原形象。第一节,梳理历代屈原图像的发展。文章共辑得中国古代屈原图像40种,认为楚辞学的发展是推动画家接受屈原,带动绘画创作的重要因素,屈原图像是依附楚辞学的发展而发展的。第二节,分析历代屈原图像的人文寄托。文章认为画家主观情感、时代风气和社会变迁等是影响历代屈原图像创作的主要因素。忠君爱国、独立不迁、怀才不遇是历代绘画蕴含的三大人文主题。图像中的屈原在形象、气质上无一例外地呈现出单一化和类型化的特征。历代画家在描绘屈原形象时,通常极少关注屈原的真实面貌,他们更多的是把屈原看作一位精神领袖,一种人格典范,一个文化符号,将个人情感注入笔端,塑造出自己心中的屈原形象。因此,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屈原既来源于文学,又偏离于文学。第三章,历代屈原图像的传播与接受。第一节,分析屈原图像的传播媒介。文章认为,在古代有限的传播条件下,图像的传播媒介即为其载体。屈原图像主要依靠石刻、纸绢和木刻三种媒介进行传播。第二节,分析屈原图像的接受形式。文章认为,观画者生活经验、文化素养、审美能力的差异,决定了历代屈原图像常见的三种接受形式:艺苑点评、题画诗文和仿写临摹。第三节,分析屈原图像的受众。文章认为,在绘画形式变化和社会风尚变迁的影响下,屈原图像的受众逐渐由皇室贵族、文人士大夫阶层扩大到市井百姓阶层。第四章,《离骚》图像研究。文章以清门应兆《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之《离骚图》为例,对图像展开研究。第一节,《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概述。文章以浙江图书馆藏民国二十四年(1935)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离骚全图》为研究对象,认为这部周详而系统的绘画作品乃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部最为完备的楚辞绘本,它使屈原作品变得有图可依,具有学术和艺术上的双重价值。第二节,分析《离骚图》。文章认为,在分段表现上,画家是以屈原自叙的生平经历作为绘画叙事的主线,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传奇,将现实与幻境结合起来,而进行的文本分段;在文本注解上,画家既参照了前人的注本,又融入了自己的思考。由于绘画艺术表现的限制,图像在字词训诂、文意解读和意象表现上难免出现偏差;在创作特色上,画家紧扣《离骚》文本,突出了屈原的忧郁、浪漫气质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第五章,《九歌》图像研究。第一节,分析《九歌》文本的语象。文章认为,文本语言包含了丰富的视觉元素,生动的诗歌语象为画家创作《九歌》图像提供了清晰而具体的画面来源。第二节,考述历代《九歌》图像。文章共辑得中国古代“九歌图”76种,认为《九歌》在古代社会的传播范围基本限于社会菁英名流文化圈;遗民心态是影响元、清时期图像创作的主要因素;李公麟是宋代《九歌图》的开创者,张渥是元代《九歌图》的传承者,陈洪绶是明代《九歌图》的发扬者,萧云从是清代《九歌图》的创新者。第三节,分析图像对文本的解读。文章认为,图像和历代楚辞注本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湘夫人、少司命和山鬼,既是屈原对心中理想女性的诗意表现,又是他心路历程的委婉倾诉。画家受屈原文本影响,分别将三位女性神衹塑造成正统高贵、美丽坚强和野性悲愁的女性。第四节,分析《九歌》图像题咏。文章共辑得题咏44首,认为时代嬗变导致的民族气节的高扬,是影响元、清两代《九歌》图像题咏创作兴盛的最主要因素;宋代题咏主要以悲愁为基调,元代题咏主要以画面展现为核心,明代题咏主要继承了宋元两代的传统,清代题咏则体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以学为诗的特色。画家读诗作画,诗人观画作诗,其间反复玩味的,都是屈原之心,屈骚之精神。第六章,《天问》图像研究。第一节,《天问图》概述。文章以民国武进陶氏涉园石印本《喜咏轩丛书·丙编》所收《离骚图》之《天问图》为研究对象,认为《天问》本身“图文交织”的特点,为画家创作图像提供了可能;而早期神话系统形象、宗教题材图像和戏曲小说版画,则为《天问图》中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来源。第二节,分析《天问图》的创作意旨。文章认为,萧云从创作《天问图》主要出于三个目的,即劝诫教化、取异存形和处乱托忧。第三节,分析图像对文本的表现与消解。文章认为,图像在表现文本内容时,采用了单一式和综合式两种表现方式;明清嬗代导致的遗民心态和版画本身的民俗性,使《天问图》在表现文本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政治性和奇趣性;由于画家过于忠实地复原文本,导致图像在模拟诗的过程中消解了文本的意象。第四节,分析《天问图》的艺术特色。文章认为,萧云从绘画的艺术特征有三点,即灵活巧妙的构图方式、夸张幽默的表现手法和奇诡古朴的风格面貌。第五节,分析《天问图》的价值及影响。文章认为,《天问图》具有学术和艺术上的双重价值:作为一种楚辞注本,《天问图》以图注楚辞的形式,创新了楚辞研究的方法,扩大了楚辞的传播范围;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天问图》在忠于原作的前提下,运用丰富的想象,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娴熟的技法,展现了版画的艺术魅力,在中国版画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对中外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七章,其他屈原作品图像研究。文章以门应兆《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之《九章图》、《远游图》、《招魂图》、《大招图》和《香草图》为例展开讨论。第一节,分析《九章图》。文章认为,门应兆绘《九章图》,或描绘诗歌主要内容,或表达诗歌思想情感,或体现屈原生平精神,均较为贴切地演绎了诗歌文本。画家通过对人物面部变化的刻画和画面内容的描绘,表达出自己对《九章》各篇创作时间的看法。第二节,分析《远游图》。文章认为,门应兆紧扣《远游》之“游”,以五图展现了诗歌的主体部分,画家根据诗人游历的路线,按照中、东、西、南、北的顺序,以各方位神灵为代表,创作出具有象征意义的《远游》五方世界图。第三节,分析《招魂图》和《大招图》。文章认为,诗歌铺陈夸张的表现手法,使画家在图像创作时变得有据可依。两组图像展演的主体,均按诗歌内容分为两部分,即四方上下之险恶和故乡乐土之美好。因此,在门应兆绘制的系列屈原作品图像中,《招魂图》和《大招图》对诗歌内容的演绎最为接近作品的原貌。第四节,分析《香草图》。文章认为,画家虽对屈原香草意象有一定的认识,却并未对其作深入探究,而是一味遵循前人观点,片面地将香草看作君子的象征,由此导致作画时只能从植物学角度入手,对十六种香草进行现实形态的描画,从而落入徒劳考辨的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