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

被引量 : 88次 | 上传用户:seankk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是指大肠传导失常所致的大便秘结,排便周期过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便秘多因大肠积热、气滞、寒凝、痰湿阻滞、阴阳气血亏虚等多种因素所致。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工作习惯、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等随之发生变化。由于这些变化及相伴随而产生的精神情志的影响,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使得脾胃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便秘作为脾胃系疾病的常见病证,更是广泛地见于发病人群。国外资料显示便秘的发病率在年轻人中为3%,中年人为8%,老年人为20%[1]。北京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非病人人群便秘的发病率为6.07%[2]。历代医家在从先秦至今的二千多年时间里,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摸索,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逐渐阐明并完善了便秘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和辨证施治规律,并留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许多方法经过长期反复验证,疗效确切可靠。本文在详尽搜集便秘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筛选、分类、分析,重点分析、总结某一时期不同医家学术观点的异同及其相互之间继承发展的关系,从而勾画出这一时期中医对便秘的总体认识;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医家之间学术观点的异同,理出了历代医家在学术观点上的继承和发展,从而得出了从先秦至今中医对便秘认识发展的脉络。本文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节和第二节。首先介绍了便秘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以及相关病名的名义考辨,从中医角度对便秘病名进行了明确定义;其次列举了历代关于便秘的分类,并分析评述相关分类的实质、内涵、立论点及其优劣长短。第二部分内容为第三节至第九节,是本文的主要部分。这一部分用大量的篇幅,以时间脉络为线,分先秦至西汉、东汉至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至民国、现代等几个时期,对每一时期的主要医家及论著的观点进行挖掘和剖析,总结提炼出其独到的学术观点。在每一阶段中首先概述这一时期中医对便秘的认识;其次对有代表性的医家及著作进行细致分析,理清不同医家对便秘的独到认识及在学术上的继承发展。其中涉及到了便秘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用药特点及调护等多个方面。第三部分为第十节。这一部分对与便秘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阐述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观点。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建立裸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分析动态增强核磁(DCE-MRI)结合药代动力学获得的各项定量参数与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以探讨DCE-MRI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应用价值。
随着软件工程的发展,软件编程模型在不断演变。与此同时,分布式领域各种技术层出不穷,这些技术与软件编程模型相结合,促进了分布式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尽管当前软件开发模型很
研究目的:旨在揭示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特征,探讨其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对有效数据通过统计软件spss16.0s进行处理和回归分析后得出:在高校新
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红柳泉—跃东地区新近系下油砂山组作了细致的沉积相分析研究。下油砂山组发育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相和浊积
锅炉是火力发电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设备,但由于其燃烧过程复杂、影响因素多,具有大延迟、大滞后、非线性、时变、多变量藕合的复杂特性,无法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使得燃烧系统难
服务型政府无论是从理念还是从制度上都向行政法提出了挑战。服务型政府之服务的内涵包括作为服务之核心的"生存照顾"、基于生存前提下的个人发展和借用私法的方式履行服务职
近年来,日本购物中心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如市场地位不断上升、以定位战略为核心的竞争愈演愈烈、郊外立地型购物中心的经营水平迅速提高,以及核心店的选择模式趋于多元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认识掌握灌肠时机、中药灌肠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2003年6月至2007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
植物园是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由于资源与环境的危机和文明的发展,人们对植物资源与环境认识需求的迅猛增加,植物园越来越受到
<正> 1 前言 化学清洗是指用化学清洗剂清除设备上的油污、腐蚀产物、水垢和污泥等物的方法,具有清洗效率高、操作时间短、使用方便、劳动强度低以及可以在不停车条件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