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面向农村地区的从事种、养、植业生产的农户发放的无需担保的小额信贷产品。自20世纪70年代在发展中国家开始创立,目前已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进行了推广,并发展了多种模式。在福建省,虽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出的时间比较晚,但仍取得良好成效。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福建省农信社、农商银行(以下简称“农信社”)在支持地方“三农”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较小,但由于无需担保,其受到了农村地区广大农户的欢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向贫困农户提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地方政府开展金融扶贫、助力农民摆脱贫困的主要方法。但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性质已发生变化,支持范围已不再局限于扶贫领域,正逐步扩展到商业领域。近几年,福建省农信社通过加大投入,保证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逐年增长,但在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方面,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部分农信社、农商银行自身发展定位不清晰,贷款投放出现“脱农”倾向,不愿意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二是管理能力跟不上,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管理相关的人员素质、贷款规模、贷款额度、服务质量满足不了农户的实际需求;三是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属性,导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不良率较高;四是贷款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较高,导致大部分行社不愿意花精力推广;五是营销渠道单一,科技支撑力度不够,贷款只在线下发放,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存在较大差距;六是农村信用体系不够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还款率低、逾期率高。基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就福建农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提出以下对策:找准自身定位;明确管理架构;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降低贷款成本;加快互联网金融建设;加快农村信用工程体系建设。最后,本人以南安农商银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为例,剖析了农信社、农商银行发展小额信贷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