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大规模水产养殖业的出现,鱼类疾病频繁爆发。特别是细菌性疾病种类多、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药物的频繁使用,导致了大量耐药性病原菌的出现,同时也造成大量的药物残留,对人类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提出巨大挑战。现代水产养殖业,接种疫苗已被作为评价标准渔业养殖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发环保高效的鱼病疫苗成为当今水产养殖产业的当务之急。本研究主要针对给淡、海水鱼类养殖业带来巨大危害的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 S.iniae)病,以制备的海豚链球菌灭活疫苗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了海豚链球菌灭活疫苗对淡水罗非鱼和海水花鲈鱼的保护性试验。通过本试验筛选了最佳疫苗免疫原用量和最佳免疫佐剂,同时也对药物免疫调节剂在鱼类中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海豚链球菌灭活疫苗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将S.iniae海水株HD-1、HD-4,S.iniae淡水株TBY-1,TBY-5的培养液灭活后,制备弗氏佐剂灭活疫苗,腹腔注射接种罗非鱼(1×1010CFU×mL-10.1 mL×尾-1),经过两次免疫,初次免疫后35天,分别用对应的菌株攻毒,统计14天内各组鱼的死亡情况,计算各免疫组的相对保护率(RPS),并测定各组鱼血清抗体效价的变化。结果表明:HD-1株弗氏佐剂灭活疫苗保护率达到93.6%,最高血清抗体凝集效价达到1:64;TBY-1株弗氏佐剂灭活疫苗保护率达到100%,最高血清抗体凝集效价达到1:64。海水株HD-1和淡水株TBY-1免疫效果均较好,可作为海水鱼和淡水鱼制苗菌株的候选。利用S.iniae海水株HD-1对大亚湾地区主要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石斑鱼、红鳍笛鲷、卵圆鲳鲹、花鲈及美国红鱼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花鲈鱼对S.iniae海水株HD-1最为敏感,可以作为S.iniae海水株HD-1灭活疫苗试验用鱼进行进一步的相关试验。将S.iniae海水株HD-1制备成1010CFU×mL-1、109CFU×mL-1及108CFU×mL-1三种菌体抗原浓度的白油佐剂灭活疫苗对花鲈鱼进行了免疫保护性试验,攻毒结果显示:1010CFU×mL-1组相对保护率为100%、109 CFU×mL-1组相对保护率为92.5%、108CFU×mL-1组相对保护率为85%、对照组的死亡率是100%;最高抗体滴度分别为1:16、1:64、1:32。1010CFU×mL-1组相对保护率与109 CFU×mL-1组相对保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108CFU×mL-1组相对保护率为85%比较,1010CFU×mL-1组保护率较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考虑生产实际等各项指标,本试验采用109CFU×mL-1菌体抗原浓度为制苗用菌体抗原量的浓度。将含109CFU×mL-1菌体抗原浓度的S.iniae海水株HD-1灭活并制备成白油佐剂疫苗和铝胶佐剂疫苗,对花鲈鱼进行免疫保护性试验,攻毒结果显示:白油佐剂疫苗获得92.5%的相对保护率,铝胶佐剂疫苗组获得82.5%的相对保护率;两种疫苗的最高抗体滴度分别为1:64、1:32。两者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白油佐剂疫苗获得较好的保护效果,可以有效防制花鲈鱼海豚链球菌病。将左旋咪唑和中药芦荟多糖分别以一定的量加入到109CFU×mL-1菌体抗原浓度的S.iniae海水株HD-1白油佐剂灭活疫苗中制备成复合佐剂疫苗(compound adjuvant vaccine),同时设白油佐剂疫苗基础上单独注射芦荟多糖组、白油佐剂组及PBS组,对花鲈鱼进行免疫保护性试验,攻毒结果显示:各试验组相对保护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白油佐剂灭活疫苗加单独注射芦荟多糖组鱼血清抗体滴度比其他各组要高(p<0.05),而左旋咪唑复合佐剂疫苗组鱼血清抗体效价显著低于白油佐剂灭活疫苗组(p<0.05),另外各组血清抗体滴度之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测定各组血清中溶菌酶变化显示,单独注射免疫增强剂芦荟多糖组血清溶菌酶含量明显比其他各组都要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中药免疫增强剂芦荟多糖能刺激鱼类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并提高其血清抗体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