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化以前,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的ABS一直处于空白。得益于电商平台的强大数据基础与IT技术支持,小额、分散的消费借贷债权得以与资产证券化相结合,以便捷、透明、低成本的方式,既满足融资人的融资需求,又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可谓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典型。本文研究的主题是:从法律角度出发,互联网消费金融在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时的风险控制。由于“京东白条ABS”具有开创意义,因此本文在风险分析与提出对策时,以“京东白条ABS”作为参考案例,借鉴、评析其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控措施。据此,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进行概述,然后对主要风险——破产隔离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信息披露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最后,经过探讨与总结,尝试搭建一个适用于互联网消费金融ABS的法律风控框架。开发一项金融产品的核心是风险控制。互联网消费金融ABS的风险控制,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资产的风控;二,是交易结构的风控。资产的风控,具体而言是资产信用质量的风控——资产是否真实,资产是否合法,资产的转让是否有效。交易结构的风控,具体而言是各项交易环节的风控——每个交易环节的合规性如何,特别是特殊目的载体(SPV)的搭建是否有效。这些风险控制的最终落实是在对各项法律文件的尽调、审核与把关上。论文结构安排如下:共有六章,第一章概述,第六章总结。中间四章讨论具体风险与对策,其中,前三章是三大主要风险(破产隔离、操作、信用风险),第四章起一个兜底的作用对其他风险进行简要分析。最后一章法律风控框架的设计是根据ABS的操作环节,划分准备环节的风控方略、发行环节的风控方略与后续管理环节的风控方略,内容为每个操作步骤的风险关注要点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