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lation, sel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ntagonistic marine bacteria and safety assessment for th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tlecat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细菌耐药性现象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致力于开发能够取代抗生素的抑菌剂。在生存竞争压力下,海洋细菌普通具有抗菌性,这也揭示了利用海洋细菌开发抗菌物质的策略。在本研究中分离得到272株海洋细菌,有136株细菌至少对李斯特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一种致病菌具有抑菌效果。其中,2株分离得到的细菌能够抑制4种致病菌的生长,通过16s rDNA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耐盐短杆菌DK1-SA11和卡那罗弧菌DK6-SH8。测定这两株细菌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与 DK6-SH8相比, DK1-SA11具有更宽的抑菌谱,能够裂解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在内的致病菌,并且在高温和pH2~11范围内的都具有稳定的抑菌活性  通过 API鉴定系统、DNA recA、gyrA和 gyrB基因序列分析,对 DK1-SA11菌种进行生化和分子鉴定。API20E, API CORENY, API50CHB和API ZYM的API试剂盒生化鉴定结果和 DNA recA, gyrA和 gyrB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得知DK1-SA11为一株新菌株,不属于短杆菌属。利用序列分析发现DK1-SA11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斯皮兹仁亚种相应核苷酸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其序列相似性为96~99.9%。  测定DK1-SA11菌株的益生特性、安全性和耐受量,利用API ZYM鉴定方法检测到该菌株能够生成一定量的碱性磷酸酶, esterase酯酶(C-4),酯酶-脂肪酶(C-8),脂肪酶(C-14),亮氨酸芳基酰胺酶,缬氨酸芳基酰胺酶,酸性磷酸酶,磷酸水解酶,α-葡糖苷酶和β-葡糖苷酶。DK1-SA11菌株在模拟胃肠环境中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 pH2.5,4 h后活菌数目仍没有明显的下降,在共轭胆汁牛磺脱氧胆酸和胆汁盐条件下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0 mmol/L和0.25 mmol/L。另外,该菌株不编码溶菌素 BL、肠毒素及非溶血肠毒素,也不含有entFM, bceT, cytK, Nhe和 Hbl毒力基因。菌株不具有溶血活性,不含有编码磷酸酯酶的基因。另外,该菌株对欧洲食品安全标准中活菌应用于动物或人类时的规定条例中列出的所有抗生素都非常的敏感。急性和慢性毒理学试验结果表明小鼠没有死亡现象,对健康没有任何影响。口服 DK1-SA11菌株达到半数致死量(LD50)为2×1011 cfu。采用斑马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没有对斑马鱼产生明显的毒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108 cfu.mL-1。  本论文测定了不同的培养条件对 DK1-SA11菌株的影响,结果显示商品化的2216E培养基最有利于该株细菌的培养和抑菌产物的生成,最佳培养条件为25°C,pH7.0,180 rpm振荡培养60~72小时。49种不同的碳水化合物中,D-甘露糖提高了菌株33.3%的抑菌活性,D-阿拉伯醇将菌株的抑菌活性降低了44.4%。-20°C条件下保存三个月后,粗酶制剂仍有较高的抑菌活性,煮沸10 min后仍保留全部的活性,然而经胰蛋白酶,脂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处理后失活。  利用丁醇萃取法获得高浓度的 DK1-SA11菌株产生的抑菌混合物。采用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分析抑菌混合物的成分,结果显示 DK1-SA11菌株能够合成表面活性素、伊枯草菌素和丰原素。综上所述,DK1-SA11菌株是一株新的海洋芽孢杆菌,能够合成多种具有宽抑菌效果的化合物,具有用来制备抑菌剂的潜力。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电潜泵前加装高效气液混合器以有效解决电潜泵系统在高含气井中无法正常工作问题。但目前,对混合器的混合机理尚不清楚,缺乏各因素对混合器性能定性影响的理论与实验资料,
该课题主要研究了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鲜榨豆乳为原料进行乳酸菌发酵,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的蛋白质、不同的糖、脂肪及酶解等对大豆分离蛋白的乳酸菌发酵的影响.实验表明:
声波在气固两相流中的传播特性,是声学法炉内温度场监测、炉管泄露声学监测以及气固两相流的声学监测等技术中,遇到的必须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本文论述了声波在气固两相
具有共轭结构的聚吡咯(PPy)由于其优异的导电性、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及易制备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但是其导电性不高、机械延展性差和耐热性不高等缺点制约了其更广泛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逐渐提高,由于化石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并且现有的能源结构给环境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清洁高效的低品位太阳能是解决当前能
在矩形翼的侧面粘贴一个小矩形辅翼,构成一种新型的组合翼纵向涡发生器。利用红外热像仪进行了温度可视化研究和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比了矩形翼纵向涡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