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模式与问题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主要内容一直以来,维护社会稳定都是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内容,是第一责任。当前,中国正进行急剧的社会转型,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在社会矛盾凸显期,随着经济体制加快变革、社会结构加速变动、利益格局深入调整、思想观念巨大变化,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和社会利益的迅速分化。社会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导致人们利益需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多样性。因为这样的社会大背景和各种因素的交织,当前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大量增多,部分社会矛盾逐渐积蓄,一些地方因矛盾化解不力引发了群体性突发事件。这类事件的频繁发生,而且呈现出范围更广,人数更多,强度更烈的现象,这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各地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过程中,既有成功经验值得推广,也有深刻教训必须吸取。要想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就必须先了解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性质及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从源头上防止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建立长效的应对体系,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本文首先简要辨析群体性突发事件概念,厘清概念界定、性质、表现形式;其次站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具体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特点;从改革利益分配,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诉求释放途径及公共管理主体、方式,民本、民权思想提升的角度,剖析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根源及类别特点。在以上基础上,结合典型实例具体分析现有群体性突发事件县级政府应对方式的特征,归纳现有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存在的问题,最后吸取众家之长,提出县级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新机制、新办法。
其他文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活动总是在发现问题、产生疑问,进而学习、解惑的过程中发展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知识和技能,以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本节课的新专题上,能够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
内容摘要:国有企业经过不断改革,有些资产运营效益高,但有些资产运营效益低下,难以实现保持增值。除了制度原因之外,企业决策者没有搞清与资本运营的关系和定位,以及素质低下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之后,从传统的产品经营型转变为商品经营型,又转变为资本运营型,企业领导者的职能和作用将发生深刻变化。资本运营的复杂技巧使决策者难以把握,为了使国有企业的决策者有效地进行资本运营,实现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交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更加成功、高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自己课程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在一堂高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并且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时进一步被激发继续学习的渴望。那么如何使课堂更加高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
摘要:造就和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创造型的人才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 实践 更新观念 引导 激发欲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竞争激烈、物质文明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作为21世纪的人才,仅有知识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能够赶超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开拓
要重视课外读书活动,切实把课外读书活动工作搞好,让其发挥实效。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搞好课外读书活动呢?我认为应做到:  一、要对课外读书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是搞好课外读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指导,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读有所获,读有所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读有所进。我认为课外读书活动的指导应做
房地产行业和旅游区度假房的兴起导致大量住房仅在部分季节或时段有人入住,不供暖的空置房间必然会与其相邻的供暖房间进行传热.大量研究发现了供暖邻室的数量对不供暖房间热
摘要:问题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探求问题的方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创造宽松的教学气氛,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培养探索释疑的方法,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生;问题意识  古人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重新意识,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无不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
一、消除畏惧心理,激发写作兴趣   一位美国教师在小学生入学第一天是这样教学生的:她把一张纸放在讲台上,对学生们说:“谁知太阳是什么样的?请哪位小朋友到前面来,画在这张纸上!”当一位小学生画好了,这位教师扬起来给其他同学们看了看,说:“太阳是圆的,尽管这位小朋友画的还不很圆,可是已经很像了。”然后,她又拿一张纸贴在这张纸上面高兴地说:”看!小朋友们,我给它加上封面,这就是一本书了!书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