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基因测序的方法对具有细支气管肺泡癌特征的肺腺癌—腺癌混合亚型(Adenocarcinomamixedsubtype,ADCM)进行研究,并与单纯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carcinoma,BAC)及无明显BAC特征的肺腺癌(Adenocarcinoma,ADC)进行对比,探讨ADCM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1.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分期属于T1N0M0的肺腺癌手术病例,按照最新的2004年WHO标准对组织切片重新进行评估,筛选出非粘液型BAC、ADCM及无明显BAC特征的ADC,并进行随访。2.观察ADCM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并与BAC及ADC进行比较,寻找浸润的组织学证据,测量浸润区域最大径。3.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在石蜡组织中检测EGFR基因19及21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4.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多种分子标志物(Ki-67、PCNA、VEGF、MUC1、P21、P27、P-STAT3、P-AKT、Caveolin-1、EGFR)在BAC、ADCM及ADC中的蛋白表达情况。5、运用SPSS统计软件(13.0)对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收集到分期为T1N0M0的肺腺癌手术病例139例,按照新的标准,从中筛选出非粘液型BAC22例及ADCM51例,从剩余病例中选无明显BAC成分及粘液成分的ADC20例作为对照组,共93例。随访时间为49—81个月,失访1例。2.BAC组4年生存率为95.5%,T≤2cm的肿瘤4年生存率为100%(13/13),而T>2cm的9例中有1例死亡(1/9)。ADCM组4年生存率为76.0%,T>2cm与T≤2cm的4年生存率分别为75.8%与76.5%。ADC组4年生存率为40%。三组病例的4年总体生存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3.ADCM组中央浸润性区域通常表现为管状、实性、呈簇或单个细胞的浸润。部分病例表现为纤维硬化,肺泡固有结构紊乱及癌性间质反应。肿瘤中央浸润性区域最大径≥10mm组与<10mm组4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3.8%和100%(P=0.01)。即使浸润区域≥10mm的病例4年总体生存率仍优于ADC(P=0.01)。4.28/91例检测到EGFR19或21号外显子的突变,EGFR突变率在非吸烟组为36.8%,高于吸烟组的13.0%(P=0.033),在BAC组为33.3%,ADCM组为36.0%,均高于ADC组的15.0%,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女性的EGFR突变率为36.9%,高于男性的24.4%,也不具统计学意义(P=0.209)。5.免疫组化:Ki-67及PCNA的表达在三组中差异明显,以ADC表达最高,BAC最低,ADCM居中(P<0.05)。EGFR蛋白在BAC与ADCM中表达明显低于ADC(P=0.004);EGFR蛋白高表达组预后较差(P=0.018);吸烟患者肿瘤细胞核的P2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25);P21表达<20%组预后优于≥20%组(P=0.031)。VEGF、MUC1、P27、P-AKT、P-STAT3及Caveolin-1的表达在三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与预后也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6.EGFR突变型病例中EGFR的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6.7%,野生型病例中EGFR的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5.2%,EGFR蛋白与基因突变间无相关性(P=0.136)。P-AKT与MUC1呈弱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28。P27与P-AKT呈弱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75。结论:1.分期为T1N0M0且浸润范围<10mm的ADCM病例的预后与单纯BAC一致;在相同的TNM分期病例中,即使浸润范围≥10mm的ADCM病例的预后也优于ADC;当BAC瘤体≥2cm时,必须对肿瘤充分取材。2.EGFR19与21号外显子突变率在非吸烟患者中高于吸烟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EGFR突变率女性高于男性、BAC和ADCM高于ADC,但未达统计学意义。3.Ki-67与PCNA增殖指数高提示预后更差;EGFR蛋白表达水平在ADC中高于ADCM和BAC,且EGFR高表达时预后差;吸烟患者P21蛋白在细胞核内表达增加,且P21蛋白高表达较低表达预后差;VEGF、MUC1、P27、P-AKT、P-STAT3、Caveolin-1的表达在三种亚型间均无明显差异,也未见与预后明显的相关性。4.P-AKT的表达与MUC1呈正相关,在MUC1高表达时,P-AKT也呈高表达;P-AKT及P27的表达呈负相关,P21核表达较高的病例中P-AKT的表达率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