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良佐仁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liangh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程门二杰”之一的谢良佐,继承了程明道体用合一的观念,在理学体系中主要论述了仁学思想。本文立足于仁学在中国古代的发展脉络和宋明儒学的传承转向关系,客观分析、论述和评价谢良佐仁学思想的特点及其仁学思想对宋明儒学的影响。谢良佐的仁学思想包含以生意论仁、以知觉训仁、以日常体道、以实理论诚、以常惺惺论敬和以求是论穷理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又体现了重视体悟、体用合一、以禅证儒的特点。谢良佐的仁学本体论承明道而来,重视“知觉”和“生意”,强调天道和人道的可感知性,注重对自然和万物一体的论述,呈现出天人合一的特点。同时他又非常重视仁体的诚实无妄特性,将“诚”上升到了“实理”的高度。在工夫论上,谢良佐认为,对仁体的识认和践行,主要靠知觉(直觉)体悟的上达工夫(即牟宗三所说的“逆觉体证”),同时又离不开求是穷理的下学工夫。这种偏重上达识仁而不强调下学穷理的致思路径,与儒家传统上偏重下学而少论上达的下学上达思路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同。唐宋以降,面对儒学式微而佛道盛行的形势,儒学要想振兴,迫切需要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因而,儒者对佛学、道家思想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谢良佐借用了佛家的“觉”和“常惺惺”等说法,来证明直觉和上达识仁工夫的重要性,将“以求是穷理”的思想最终指向了“寻个是处”的识仁工夫,走了一条“援佛入儒”、“以禅证儒”的路子。但这并不等于说,上蔡的仁学工夫论与佛家的上达而下学思路无异,因为他还有一套独特的“辟佛”思路。在洛学的传承和宋明理学“明道--上蔡--象山”和“伊川--龟山--元晦”的转向脉络之中,谢良佐的仁学思想,尤其是他对“心”和“觉”的重视,承明道而来,启陆王而去,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他的诸多思想,比如对“以实理论诚”和“以常惺惺论敬”的观点,对性学派和理学派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上蔡仁学思想的特点,不可一味否定。
其他文献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施工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从材料、砌筑工艺、墙体结构构造要求、外墙抹灰工艺等方面,提出如何提高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质量的方法。
高压旋喷桩具有较好的加固和止水功能。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压旋喷桩的应用原理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然后分析了高压旋喷桩的应用范围和成功案例,并汇总了其设计与施工中涉及的重
在市政建设和环境治理工程建设中,雨水和污水管道系统常占有较大的投资比例,因此如何在满足规定的各种技术条件下,合理设计城市排水管道系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已定管线下
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中,案例分析已从定性分析过渡到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经常用到线性代数。在线性代数中,矩阵的初等行变换和矩阵的初等列变换是最基本的运算。文献[1]发现矩阵的
基层检察院民事抗诉工作的困境:一是监督内容太简单、不具体;二是民事抗诉对民生立法缺失;三是检、法两家对民事抗诉工作认识不一致;三是当事人为节约诉讼成本,提请抗诉;四是
在岩土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可能会遇到淤泥质地基,这类地基对工程各个方面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并且施工难度也比较大,而有效运用淤泥质地基处理方法则可以使其稳定性得到提升,
讨论了地势和地貌在排污管网系统优化设计中的作用,将地势地貌直接应用于排水系统优化设计,利用反映地势地貌特征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坐标作为设计变量,定义了与反映地势
组织越来越多的多项目管理的实践,使得多项目管理已成为项目管理研究和实践的焦点和热点。组织在多个项目同时实施的情况下,往往涉及到各种不同的冲突。组织要合理解决好多项
船用造水机利用废热将海水淡化,不仅生产淡水满足船舶之需,同时降低动力设备能量损耗。本文说明常用造水机的系统组成,结合某船造水机出现异常运行状态,分析该造水机故障产生
随着第四方物流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基于第四方物流新型运作模式的第四方物流供应链应运而生。第四方物流供应链的风险管理也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论文运用系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