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之“雄浑”-百年中国合唱与美颂关系的文化、美学解读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nuclear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意义的合唱始于20世纪初,至今只有近百年历史。但百年来,站在西方已经相当成熟的创作技法,和中国源远而又深厚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中国合唱从取之不尽的民间音乐宝库中吸取营养,迅速成长,融西方技法与中国文化于一炉,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合唱发展之路。本论文以中国合唱内容上的“美颂”特质为逻辑主线,分上下两篇,分别从文化和诗学两个层面切入,对百年中国合唱进行了宏观整体性阐释。伴随着中国百年的政治巨变,合唱从产生到发展成熟经历了跟政治的胶着到逐渐疏离,然而,合唱因其“群体性歌唱的人声属性”,始终与时代联系跟主流意识同步,承载着传统的“美颂”精神,只是颂赞的主题由相对单一到多元拓展。论文在对近百年的合唱作品(以大中型为主)与美颂精神的关系进行分时期梳理之后,揭示出中国合唱的美颂特质与中国传统“和”文化及“乐教”思想的内在联系,将合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功能总结为“情和、心和、人和”。中国合唱是合唱这种艺术形式与中国社会现实的结合,表现的是中国人的实际人生,表达的是民族的精神、思想和情感,而创作主体和审美主体均与中国文化母体密切联系。即使在声部构建的技法上借鉴了西方,但所使用的音乐材料是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美学思维会隐性或显性地渗透在音乐的组织原则中。因此,论文下篇以极具中国文化特质的“雄浑”范畴为统摄,来解读百年中国合唱的美学特征:合唱的多声部属性以及中国合唱承载着美颂精神所具的浩然之气,决定了它的雄健,“大”和“力”是它的审美形态。而中国文化语境中合唱具有极大的美学涵容性,力的刚柔相济是“中和”思想在集体无意识下的审美心理积淀。所以中国合唱的美学特征只能是“雄浑”,而不能是西方的“崇高”,其审美本质跟中国文论史上对“有与无”、“言与意”,及“生命精神”的探讨关联,体现在“形与神的关系”,“意象意境的主体性”及“气为合唱生命本体”三个方面。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观察化疗联合腹腔循环热灌注治疗对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疗效主要包括近期疗效(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改善(Karnofsky活动状态评分、E
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汉传佛教寺院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公共建筑类型之一,由于在古建筑中保存下来数量最多,佛寺成为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寺院内外良好的物理
目的总结35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8月至2006年6月以来开展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治
《迷失在开心馆》是约翰·巴思的第五部小说,也是最为广泛阅读的小说之一。正是因为这部著作,巴思被誉为最出色的后现代作家之一。巴思文学地位的重要性是基于他在理论和实践
水力压裂技术是煤层气井增产的重要手段,而由于煤层气储层与常规石油天然气储层存在较大的差异,对煤层压裂裂缝导流能力的研究不能照搬常规石油天然气储层的研究结论,有必要
在分析胶粉改性沥青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胶粉掺量、细度及制备温度,分析改性沥青软化点变化情况,研究胶粉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研究表明:胶粉掺量越多,改性沥青针入度越大,
目的对佛山市南海区某高中学生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为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的普及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2—4月抽取佛山市南海区某高中学生800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
对于含沥青质油藏,沥青质可能在原油生产整个过程中析出,沉积在近井地带储层、生产系统的内表面或者生产设备中,从而造成流动保障问题。在石油的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沥青
小儿过敏性鼻炎主要是由于肺脾肾不足而导致的卫表失固,邪气侵犯鼻窍,治宜扶正祛邪,即补益肺脾肾,兼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窍为主。中医预防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疗法、穴位敷贴、穴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其健康成长离不开高质量的户外活动环境。以前,树枝、泥土是我们的玩具,房前屋后是我们的游乐场,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儿童只好将拥挤的街道、居住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