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钽棒植入联合骨髓基质干细胞培养回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我院26例(32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男13例,女13例;年龄18岁~55岁,平均36.5岁。其中左侧发病8例,右侧发病12例,双侧发病6例。排除标准:年龄小于18周岁大于55周岁及其他髋关节疾病,长期应用皮质激素不能停药者;患者肌力减弱者;心理及精神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有心脑血管等严重疾病不适合手术患者。为患者常规行X线片CT、MRI检查及双髋部血管造影,明确患者的坏死部位,大小及股骨头血运情况。病变累及髋关节左侧8例,右侧12例,双侧6例,共32个关节,按ARC0分期:Ⅱb期7例、Ⅱc期8例、Ⅲa期8例、Ⅲb期9例平均随访16个月(13-26个月)。病史激素性的10例,酒精性的9例,车祸性的1例,外伤性的1例,无明确诱因的5例。所有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小于30,按病因分类有激素性的10例,酒精性的9例,创伤性的2例,无明确诱因的5例。采用干细胞体外培养回植,选取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提供股骨头血运支持,钽棒植入腾起恢复股骨头外形。对其进行手术效果分析。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价。对患者术前10天内的、术后6个月的、12个月的三维步态值进行测量比较,观察患者步态改变的情况。结果:在对26例(32髋)患者术后随访的16个月里,无一例患者需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32髋中29髋X片均未见坏死面积增大及股骨头高度塌陷下降,占90.6%。用Harris评分进行临床评价,术前平均(63.86±6.08)分,随访终期为(89.8±4.43)分。三维步态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术后较术前的步长、步调、步频均有增加,髋关节活动范围也有明显增加。随着时间的变化患者的步态会逐渐趋于正常。结论:针对青壮年不同程度的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钽棒植入联合骨髓基质干细胞培养回植术临床功能评价成功率高,是保头治疗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