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核的核虹散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249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虹是原子核碰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折射现象,起源于碰撞体系的弱吸收特征,主要发生在较轻的中能重离子弹性散射过程中,在角分布上体现为大角度处的Airy振荡图样及无结构的指数衰减(即核虹下降)。核虹散射对于认识原子核内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用于提取弹靶间光学势在小距离处的实际强度、核子—核子相互作用对核物质密度的依赖关系、以及冷核物质的压缩模量等关键信息。对于稳定核的弹性散射过程,在实验上已经观察到了核虹现象的存在,在理论上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对于远离β稳定线的奇特核,一些理论研究表明其应能够发生核虹散射;但是实验研究较少,还没有在实验中观测到表征核虹现象的角分布特征,对其机制也所知甚少。本论文通过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奇特核弹性散射中核虹现象的存在性及其产生机制问题。
  为了验证奇特核弹性散射中核虹现象的存在性,先后研究了弱束缚丰中子核17C与弱束缚丰质子核17F的(准)弹性散射过程。这两个核素同时具备着弱束缚的特征与表征弱吸收的结构。针对丰中子区的17C,在兰州的近代物理研究所(IMP )的HIRFL-RIBLL1终端上开展了40AMeV的17C在natC上的准弹性散射实验,得到了相应的角分布。依次进行了光学模型分析和耦合道方法分析,很好地复现了实验数据,并得到了相应的光学势参数,同时发现该光学势与相近能量下16O+12C的相似。基于近边/远边散射分解,发现在大角度处远边散射起到支配的作用,弹性散射角分布呈现出核虹下降结构,表明17C+12C的弹性散射具有强烈的折射性。将17C+12C同稳定C同位素与12C的碰撞比较,发现其光学势参数相似,这表明17C的弹性散射与稳定C核的相比并不具有明显增强的吸收,具备出现核虹现象的条件。针对丰质子区的17F,对现有的10AMeV的17F+12C弹性散射实验数据开展了研究。基于17F=16O+p的集团模型,利用CDCC方法计算了弹性散射角分布,在计算中采用了无模糊性的16O+12C光学势和p+12C普适势。计算结果在很好地复现了现有数据点的同时,还在大角度处预言了两个Airy极小值结构,这与16O+12C弹性散射中的Airy振荡结构很相似。同时,对该组数据还进行了光学模型分析,得到了10AMeV下的17F+12C的光学势参数,同时再次观察到两个Airy极小值。上述分析表明17F在12C上的弹性散射应具有核虹现象。
  为了深入理解奇特核的核虹散射机制,相继研究了17F、弱束缚稳定核6Li和双中子晕核6He的弹性散射过程。这三个核素均弱束缚且具备强束缚核芯。对17F+12C的弹性散射,研究了强束缚核芯16O对其核虹形成所起到的作用。首先分析了破裂耦合效应与质子光学势选择对弹性散射角分布的影响,发现二者影响很小。基于此,对多个能量下的17F+12C弹性散射做了系统性的单道(1-ch)计算,发现其角分布第一Airy极小值随能量的变化规律与16O+12C弹性散射的非常相似。这表明在奇特核弹性散射中,强束缚核芯对核虹出现作出了主要贡献。针对6He及6Li的弹性散射,主要开展了两方面工作。(1)基于6He和6Li的集团描述研究了破裂反应对核虹结构的影响。借助CDCC方法分析了35AMeV下的6Li在12C、40Ca、58Ni和90Zr上的及6He在58Ni上的弹性散射。通过同1-ch计算相比较并进行近边/远边散射分解,发现破裂耦合不仅带来额外吸收,还带来了更多的吸引,造成了折射效应的增强,促进了核虹结构向大角度方向发展。(2)对中能6He+12C碰撞体系的异常弱吸收现象做了分析。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既研究了α+12C光学势的能量依赖性并将其应用于CDCC计算,又基于双折叠集团模型考虑了靶核12C的3α集团结构并将其应用于光学模型计算,结果发现二者并不能造成该异常弱吸收现象。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计算的中能6He弹性散射角分布中,均观察到了强烈的折射特征。
  除了直接对奇特核的核虹散射的存在性和机制开展研究,还从总反应截面的角度分析了奇特核核虹散射伴随的吸收性特点。基于强吸收模型和RhoN模型,开发出了一套总反应截面的半微观计算模型RhoNX。模型中考虑了核内核子的Fermi运动效应,并采用了S?oPaulo势的物质密度分布系统学。将该模型应用于包含12C的碰撞体系,得到了适用于能量为30~1000AMeV、碰撞核质量约为6~100的无调节参数的总反应截面公式。将该模型应用于17C、6Li、6He,通过与直接核反应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再次印证了17C散射不伴随显著强吸收和6He散射伴随异常弱吸收的结论。
  本论文指出了奇特核弹性散射中核虹现象的存在性,深化了对核虹散射中强束缚核芯作用与破裂耦合效应的认识,并排除了两个造成6He+12C散射异常弱吸收现象的可能因素。同时,给出了一套无调节参数的α+12C光学势,实现了对晕核6He+12C弹性散射的全集团描述,并开发出了一套总反应截面半微观模型。
其他文献
对于以螺旋桨为推进系统的临近空间长航时无人机而言,由于低雷诺数流动的物理特性导致螺旋桨的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临近空间长航时无人机螺旋桨的气动效率,本文基于临近空间长航时无人机无后掠直桨叶螺旋桨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处后掠桨叶螺旋桨。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建立后掠桨叶设计方法,本文在保证桨叶表面积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以现有的无后掠桨为改进基础,分别对无后掠桨叶在不同相对截面半径处进行不同角度
航空发动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使得涡轮前进口温度不断升高,另一方面使得用于冷却叶片的空气流量和冷却品质逐渐减小,因此传统的涡轮叶片冷却结构已无法满足涡轮叶片的冷却需求,发展涡轮叶片新型冷却结构已势在必行。叶片内部多腔回流强化冷却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内部冷却结构形式,具有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等特点。在叶片内部多腔回流冷却通道中,隔板至关重要,不仅引导流体流动,减小流动阻力,同时还能强化通道内部换热,降低
学位
含不凝性气体蒸气冷凝是反应堆失水事故或主蒸气管道破口事故条件下安全壳内最重要的热工水力现象之一。其直接影响着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的排热能力,进而影响安全壳气空间压力和结构上的完整性。考虑到安全壳内的大量不凝性气体(如,空气和氢气)可能会影响蒸气冷凝传热特性,为此相关人员通过实验、理论和数值分析的方法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由于这些研究多在0.1~0.5MPa的低压条件下进行,因而得到结论很可能不能满足
学位
当核电站发生主蒸汽管道断裂等严重事故时,碘的放射性同位素存在泄漏到环境当中的风险,由于放射性碘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其释放剂量受到严格控制。鼓泡除气技术能够提供较大的气液界面面积和气液接触时间,适用于过滤难以去除的有机碘气体。本文利用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鼓泡式过滤器的过滤特性以及相关水力特性开展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理论分析了鼓泡式过滤器的除气过程,基于质量守恒理论建立
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轴封型主泵具有小子样、长寿命、结构复杂的特点,其可靠性试验难度大,一般的可靠性试验方案难以满足主泵研发项目的需求,为了降低试验成本,需要对主泵的可靠性试验方法加以研究。本文基于可靠性试验原理,提出了一种适合复杂机电设备的可靠性试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主泵的可靠性试验当中。通过长时间的零部件试验,结合短时间的整机试验,来达到验证主泵可靠性水平的目的。  提出了复杂机电设备的可靠性试验方
学位
SiC及SiCf/SiC复合材料具有高温强度高、低活化,相对低的中子吸收和抗辐照的优势而成为轻水堆包壳材料的候选材料。评估SiC及SiCf/SiC复合材料在辐照条件下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是其在反应堆中应用的前提。  本文在320℃使用Si2+和He++Si2+辐照单晶4H-SiC和SiCf/SiC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曼光谱来研究辐照对单晶4H-SiC和SiCf/SiC微观形貌
学位
板状燃料组件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和加工技术成熟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高通量中子堆、材料试验堆和海基核动力反应堆中。受海洋条件影响下的自然循环核反应堆回路会出现剧烈的流量波动,流量的波动使得板状燃料堆芯的流场结构和阻力特性处于周期性瞬态,威胁着核反应堆的安全传热与反应性控制。研究流量波动条件下板状燃料组件的流动阻力特性和流场结构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背景。对此,本文综合采用理论分析、实验
大多数压水反应堆的堆芯燃料组件都是棒束形式,了解棒束通道内的流动阻力特性对于反应堆的设计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其固有安全性,自然循环被广泛应用于先进核反应堆系统。相较于强迫循环,自然循环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在海洋条件下,自然循环流动阻力特性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对典型海洋条件下棒束通道内的自然循环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针对典型海洋条件下棒束通道内的
学位
自然循环不依赖泵提供动力,利用热流体的浮力驱动流体流动带走热量,在先进核电厂以及船舶核动力装置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水冷反应堆中,水的温度和空泡份额的变化既会影响自然循环能力,又会对中子慢化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中子-热工-水力之间的多重耦合。自然循环工况下易发生流动不稳定性,在堆外实验或数值模拟中,恒定功率和核热耦合下的自然循环系统稳定性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建立了堆芯动力学与热工水力之间的联系,对核热
学位
世界上几次重大核事故的经验表明,在核电厂或核动力装置应用领域,过分依赖能动的安全系统是不够可靠的。为此,在先进核电厂华龙一号设计中,采用了基于开式自然循环运行模式的安全壳非能动冷却系统设计方案。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以几类典型的自然循环系统为研究出发点,综合采用了数学建模、自主编制开发计算程序、理论分析、系统分析、严重事故分析、PSA分析等研究手段,对安全壳非能动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方案性能、性能实